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寶寶痱子是怎麼引起的?

痱子的形成其實是很簡單, 也很常見的, 特別是在夏季悶熱的時候。 因為皮膚大量的出汗, 蒸發的不夠及時, 導致汗腺的導管口出現堵塞的情況, 所以就出現了痱子。

病因

由於環境中氣溫高、濕度大, 出汗過多, 不易蒸發, 汗液使表皮角質層浸漬, 致使汗腺導管口變窄或阻塞, 汗腺導管內汗液瀦留後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 外溢的汗液滲入並刺激周圍組織而于汗孔處出現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 細菌繁殖、產生毒素, 可加重炎症反應。 有人認為, 汗孔的閉塞是由於原發性葡萄球菌感染, 也有人認為痱子的發生與出汗過多無關,

而與皮膚表面大量繁殖的微球菌有關。

臨床表現

根據汗腺導管損傷和汗液溢出部位的不同, 臨床上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晶形粟粒疹

又稱白痱, 由於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汗管溢出引起。 常見於高熱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 皮損為針尖至針頭大小的淺表性小水皰, 壁薄, 清亮, 周圍無紅暈, 輕擦易破, 乾涸後留有細小鱗屑。 有自限性, 一般無自覺症狀。

2.紅色粟粒疹

又稱紅痱, 由於汗液在棘層處汗管溢出引起。 急性發病, 皮損為成批出現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的密集丘疹或丘皰疹, 周圍有輕度紅暈。 皮損消退後有輕度脫屑。 自覺輕度燒灼、刺癢感。

3.膿皰性粟粒疹

又稱膿痱。 多由紅色粟粒疹發展而來。

皮損為密集的丘疹頂端有針頭大小淺表膿皰。 膿皰內容常為無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

4.深部粟粒疹

又稱深痱, 由於汗液在真皮上層特別是在真皮—表皮交界處汗管溢出引起。 常見於嚴重和反復發生紅色粟粒疹的患者。 皮損為密集的皮色小水皰, 內容清亮, 不易擦破, 出汗時增大, 不出汗時縮小。 當皮疹泛發時, 全身皮膚出汗減少或無汗, 面部、腋窩、手足可有代償性出汗增加, 可造成熱帶性汗閉性衰竭或熱衰竭, 患者可出現無力、困倦、眩暈、頭痛等全身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