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陽在中醫中的涵義是怎樣的呢
一、陰證: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氣短懶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脈沉細無力。 二、陽證:面紅身熱,神煩氣粗,聲大多言,口渴飲冷,尿赤便幹,苔黃,脈數有力。 此外,臨床上還有陰虛和陽...
2012-11-16 -
辨明自身體質 陰陽反向進補
茫茫宇宙,雖變化莫測,但皆可以陰陽論:男為陽、女為陰;外為陽、內為陰;背為陽、腹為陰;頭部為陽、足部為陰;體表為陽、內臟為陰;皮膚為陽、肌肉筋骨為陰。陰陽平衡是人體的最高境界,偏陰偏陽都是病,陰...
2012-11-16 -
中醫論調睡眠的陰陽理論
一天也是個小四季,早上是春天,中午是夏天,太陽落山是秋天,半夜是冬天。 睡覺的中醫陰陽理論 一天中,我建議大家子午覺一定要睡,什麼叫子午覺?就是中午11點到1點,半夜11點到1點,一個是子時...
2011-03-01 -
任督血虛型子宮脫垂
證候表現:一水道出肉線一條,三四尺,動則疼痛欲絕。 病因病機:人謂胞胎下墜,誰知帶脈虛脫乎。夫帶脈束于任督,任前督後。兩脈有力則帶堅,兩脈無力則帶墮。產後亡血過多,無血養任督,帶脈崩墮,力難升舉,...
2017-02-28 -
調和肝脾
今天這期給朋友們帶來調和肝脾的一些介紹,那麼在中醫中這種病症要如何治療呢?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是什麼樣的,我們要如何才能更好的治療這種疾病,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中醫常識方面的知識吧。 概念 ...
2016-05-10 -
補腎藥膳有哪些?藥膳補身養生也有陰陽之分
藥膳補身養生也有陰陽之分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準的提高,藥膳養生成了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藥膳風靡整個中藥材市場,佔據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大半。且不說商家們每日變著法推出的一些所謂藥膳的菜肴,就連普通老百...
2015-01-09 -
從中醫角度來認識陰陽
中醫中有很多高深的理論,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陰陽學說,在陰陽學說中,萬事萬事都有其屬性。比如男性屬陽,女性屬陰;天為陽,地為陰等等,雖然現在聽起來毫無道理可言,但是這也是古人的智慧結晶。那麼陰陽之...
2016-05-10 -
和陰理脾煎
【處方】麥冬、白芍的功效與作用(炒)、伏龍肝、制首烏的功效與作用、牛膝、廣皮、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功能主治】胃痛,陰火不收,胸中掣痛。【各家論述】脾有寒濕,肝有燥熱,茯苓、廣皮以理脾濕;首烏、芍藥以...
2017-03-04 -
和合陰陽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錢,白術2錢,茯苓的功效與作用5錢,香薷1錢,藿香1錢,蘇葉1錢,厚樸的功效與作用5分,陳皮的功效與作用3分,枳殼3分,砂仁1粒,天花粉1錢。【功能主治】和其陰陽之氣,佐以...
2017-03-04 -
陰陽兩虛型肺痿
治療方法:生薑甘草湯、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炙甘草湯。 證候表現:肺痿,咳吐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處方:生薑甘草湯主之,生薑五兩,人參二兩,甘草四兩,大棗十五枚,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處方:炙...
2017-03-04 -
陰陽兩虛型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博)
症狀:心悸,怔忡,胸悶氣短,面色蒼白,頭暈乏力,自汗或盜汗,舌質淡紅或嫩紅,舌苔薄白,脈結代。 治則治法:滋陰補血,通陽複脈。 方藥:炙甘草東加減。炙甘草、西洋參、麥冬、五味子、生地、阿膠(烊化)...
2017-03-04 -
腎精虧損陰陽兩虛型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
症狀:心悸,動輒氣短,時尿少肢腫,或夜臥高。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四肢不溫,步履無力,或口乾咽燥。舌淡紅質胖,苔少,或舌紅胖,苔薄白乏津,脈沉細無力或數,或結代。急性加重期; 治則治法:填精化氣,益...
2017-03-04 -
遠離“黃臉婆” 常吃的調和氣血美食
調和氣血的食物1紅棗紅棗是眾所周知的補氣養血聖品。它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礦物質鈣等多種氨基酸和營養成份,而且物美價廉,既可以熬粥煲湯,還可以直接食用。如果你每天有吃優...
2014-02-24 -
陰陽俱虛血瘀型消渴病腎病是中期
症狀:氣虛證:①神疲乏力;②少氣懶言;③自汗易感;④舌胖有印;⑤脈弱。具備兩項可以診斷。陰虛證:①怕熱汗出,或有盜汗;②咽幹口渴;③大便幹;④手足心熱或五心煩熱;⑤舌瘦紅而裂;⑥脈細數。具備兩項可...
2017-03-04 -
氣血陰陽俱虛血瘀濕濁型消渴病腎病晚期
症狀:氣虛證:①神疲乏力;②少氣懶言;③自汗易感;④舌胖有印;⑤脈弱。血虛證:①面色無華;②唇甲色淡;③經少色淡;④舌胖質淡;⑤脈細。陰虛證:①怕熱汗出,或有盜汗;②咽幹口渴;③大便幹;④手足心熱...
2017-03-04 -
護陽和陰湯
【處方】白芍的功效與作用5錢,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2錢,人參的功效與作用2錢,麥冬(連心炒)2錢,幹地黃(炒)3錢。【功能主治】溫病熱入血室,醫與兩清氣血,邪去其半,脈數,餘邪不解者。【用法用量】水5...
2017-03-04 -
陰陽兩虛型春溫
證候表現:春溫惡寒發熱,頭痛身疼,而忽大汗不止,或吐或瀉,肢冷脈微,神昏煩躁。 病因病機:頭痛身疼,發熱惡寒,本系表症。因服升散太過,或被覆強逼,而忽大汗不止,或大吐大瀉,遂致肢冷脈微,神昏煩躁,...
2017-03-04 -
邪在上中焦太陰陽明氣分型伏暑
病因病機:伏暑在上中焦太陰陽明氣分者。 證候表現:煩渴喜得冷飲,脈右小弱者。 鑒別診斷暑傷氣分,脈必芤虛也,此非結胸。 處方:宜辛寒清解飲。生石膏(五錢)知母(三錢)厚朴(一錢)苦杏仁(三錢)竹瀝...
2017-03-04 -
邪伏上中焦手太陰陽明型伏暑
病因病機:伏暑在上中焦手太陰陽明經者。 證候表現:煩渴引飲,嘔吐噁心,頭目昏暈。 處方:宜枇杷葉飲。枇杷葉(五片)川朴(錢半)香薷(一錢)麥冬(三錢)木瓜(一錢)廣皮(一錢)生甘草(八分)鮮冬瓜皮...
2017-03-04 -
陰陽兩虛型慢性腎衰竭
症狀:畏寒肢冷,五心煩熱,口乾咽燥,腰酸膝軟,夜尿清長,大便幹結,舌淡有齒痕,脈沉細。 治則治法:陰陽雙補。 中成藥:①腎寶合劑,口服,1次20ml,1日3次。②香砂六君子丸,口服,1次5g,1日...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