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少陰心經
手少陰心經 十二經脈之一。該經起自心中,出來後歸屬於心系(心臟周圍的組織),向下通過膈肌,聯絡小腸。 其分支從心系向上夾著食道連於目;其直行主幹又從心系上肺,向下斜出於腋下,沿上肢內側後邊,至肘...
2017-02-27 -
少陰寒凝型腹痛
治療方法:真武湯。 證候表現:少陰寒痛,四肢沉重,咳嘔下利,脈沉細 處方:真武湯。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六(卷)·腹痛(篇) 原文:少陰寒痛,四肢沉重,咳嘔下利,脈沉細,(真武湯。)
2017-03-04 -
陰陽兩虛風襲少陰型喉風
治療方法:甘桔湯、冰硼散加燈草。 證候表現:若午後作痛、作渴,身熱足冷者。 病因病機:陰陽兩虛也。 治則治法:忌用苦寒。 處方:宜少陰甘桔湯,以宣達之,俱兼用冰硼散一錢,加燈草煆灰存性三分,吹之立...
2017-03-05 -
《脈經》脈經卷第七 熱病陰陽交並少陰厥逆陰陽竭盡生死證第十八
問曰:溫病,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對曰:名曰陰陽交,交者,死。人所以汗出者,生於谷,穀生於精。 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熱者邪...
2017-03-07 -
少陰脈診脈法
少陰脈指足少陰腎脈而言,位於太溪穴處。少陰為陰陽氣血之本,《素問·三部九候論》中有“下部地,足少陰也”。但亦有指手少陰心脈者,位於神門穴,即《素問·三部九候論》所述“中部人,手少陰也”以候心氣的盛...
2017-03-07 -
什麼是少陰病證
少陰病是傷寒六經病變發展過程的後期,全身性陰陽衰憊所現證候的概括。病位主要在心腎,臨床以脈微細、但欲寐為主要脈症。 少陰的生理與病理: 少陰包括手少陰心與足少陰腎,分別與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互為表...
2017-03-07 -
養陰三驗方
野菊蜂蜜飲取野菊花5~10克,蜂蜜適量,開水泡服代茶飲。野菊花性味辛、苦、涼,具有疏風清熱、消腫解毒的功效。常用於風熱感冒、肺炎、白喉、胃腸炎、高血壓以及瘡疔等皮膚病。蜂蜜性味甘、平,有補中益氣、潤...
2017-03-07 -
少陰痙
少陰痙 病名少陰病出現痙症。 見《醫宗金鑒·訂正傷寒論注》證見惡寒踡起,尻以代踵,脊以代頭,俯而不能仰。 《張氏醫通·諸風門》謂足三陰痙,俱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項強脈沉。 少陰痙...
2017-03-07 -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腎,絡膀胱,並與脊髓、肝、膈膜,喉部、舌根、肺、心、胸腔等相連。在體表,由足小趾,經足心、內踝、下肢內側後面、腹部,止於胸部。本經有病時,主要有...
2017-03-08 -
手少陰心經常用點穴穴位
少海 【定位】屈肘,當肘橫紋尺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之中點。 【功效】寧心安神,通絡開竅。 【主治】①心痛。②肘臂攣痛麻木,腋脅痛。 【手法】拿、彈、撥。 【備註】合穴。 陰郤 【定位】腕橫紋上0....
2017-03-08 -
足少陰腎經常用點穴穴位
湧泉 【定位】在足底(去趾)前1/3處,足趾蹠屈時呈凹陷處。 【功效】開竅甯神,平肝熄風,滋腎陰。 【主治】①昏厥,小兒驚風,癲狂。②頭頂痛,眩暈,失眠,目眩。③咽喉腫痛,失音。④便秘,小便不利。...
2017-03-08 -
風邪熱毒客于少陰型咳嗽
治療方法:桔梗湯。 證候表現: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 病因病機:心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上挾於咽,故病喉間如梗,咽腫喉痹,介介如有所梗,妨礙之意 處方:桔梗湯。 出處:《...
2017-03-08 -
暑邪深入手少陰厥陰型暑溫
處方:暑邪深入少陰消渴者,連梅湯主之;入厥陰麻痹者,連梅湯主之;心熱煩燥神迷甚者,先與紫雪丹,再與連梅湯。 處方:連梅湯方(酸甘化陰酸苦泄熱法)雲連(二錢)烏梅(三錢,去核)麥冬(三錢,連心)生地...
2017-03-08 -
邪陷少陰型伏暑
治則治法:伏邪不論深淺,總以透達為佳。 病因病機:惟腎陽虛,則鼓蕩無力;無鼓動,即陽電不能興奮而至於沉滯;無興奮,即無抵抗。雖有邪之淺者,亦將淪於旋轉旋深,卒至於沉滯不救之局。此何為者?腎陽為真陽...
2017-03-08 -
少陰病苦酒湯證
《傷寒論》原文: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苦酒湯】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上兩味,納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著刀環中,安火上,令三...
2017-03-09 -
實則太陽,虛則少陰
【實則太陽,虛則少陰】指感受外寒發病後兩種不同的病理更化。一是患者正氣比較充實,感寒後能立即抵抗外寒的入侵,出現頭項強痛,惡寒發熱;無汗或有汗、脈浮等太陽表證,故稱實則太陽;一是正氣虛弱,感寒後寒邪...
2017-03-10 -
急下存陰
【急下存陰】在熱性病過程中,高熱持續,口幹而渴,大便秘結,舌苔黃燥或幹黑起刺,脈沉實有力。由於津液日益耗損,急須用瀉下藥通大便,瀉去實熱,以保存津液。本法對於腸傷寒不適用,以免引起腸出血或穿孔。
2017-03-10 -
溫病少陰證
【病人基本資料】 劉××,二十五歲,于季春得溫病。 【病因】 自正二月間,心中恒覺發熱,懶於飲食,喜坐房陰乘涼,薄受外感,遂成溫病。 【證候】 初得病時,延近處醫者延醫,閱七八日病勢益劇,精神昏憒,...
2017-03-10 -
太陰少陰合病治驗
肖某,69歲。初診於2015年2月16日。患者平素體虛,肢面虛浮,困重,常年罹患傷風,不敢外出。去年入冬以來,畏寒怕冷,稍微走出庭院,便肢體酸痛,咳嗽痰黏,甚至徹夜難寐。其子是鄉村醫生,各種抗生素...
2017-03-10 -
少陰病黃連阿膠湯證
《傷寒論》原文︰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二、三日以上,即一日也,合一二三日而渾言之即初得也。細繹其文,是初得即為少陰病,非自他經傳來也。其病既非自他經來,而初得即有熱...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