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太陰少陰合病治驗

肖某, 69歲。 初診於2015年2月16日。 患者平素體虛, 肢面虛浮, 困重, 常年罹患傷風, 不敢外出。 去年入冬以來, 畏寒怕冷, 稍微走出庭院, 便肢體酸痛, 咳嗽痰黏, 甚至徹夜難寐。 其子是鄉村醫生, 各種抗生素和營養類藥物持續不斷, 點滴瓶用了幾箱, 病情日漸加重, 體溫在38℃左右, 小便一日一次, 量少。 伴氣短乏力, 心悸不欲言語。 邀餘其家, 脈數滑無力, 舌苔白膩, 質淡紅。 手足逆冷, 雖身近暖氣, 自述猶在冰窖。

太陰脾運化乏力, 水濕聚而成痰, 上乘太陰肺, 肺失肅降, 痰嗽且肢面虛浮而作也;太陰脾津, 無力升清至少陰心絡, 是以心悸由作。

手足逆冷甚, 乃少陰腎陽虛有寒, 濕勝陽微, 回陽救逆, 健脾祛濕。

處方:附子60克(先煎), 乾薑30克, 蒼術30克, 葶藶子30克, 人參15克另燉兌入, 炙甘草15克, 3劑, 水煎服。

2月19日二診:藥後當夜睡眠七個小時, 身無疼痛, 已經坐起, 可以自己吃飯, 小便4次, 脈滑無力, 舌苔厚稍白, 舌下絡脈瘀滯。 上方加當歸30克, 三七6克研粉沖服, 3劑, 水煎服。

22日三診:患者可以下床, 心悸氣短消除, 不再咳嗽, 告知小便痛。 上方乾薑量用15克, 另去葶藶子。 3劑, 水煎服。

前日電話告知已停藥, 可以自己做飯。 余囑咐購買玉屏風顆粒吃三個月。

按:此患素體痰濕, 遇寒寒化, 非西藥抗炎所能治。 陽氣, 精養神, 柔養筋, 陽氣虛乏, 筋脈失養, 肢體困痛。 故以四逆回陽為君, 人參甘草益氣為臣, 反佐葶藶子,

共奏祛邪扶正之用。 學生們問:葶藶子性寒, 不當用之, 餘告知曰, 葶藶雖寒, 合姜則溫, 利肺水之猛將, 水去寒去, 焉得顧其寒也, 有故無殞, 當用則用, 佐之薑附, 自無慮也。 (孫孟章)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