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陰病麻黃附子細辛湯證
《傷寒論》原文︰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此外感之寒涼,由太陽直透少陰,乃太陽與少陰合病也。為少陰與太陽合病,是以少陰已為寒涼所傷,而外表縱有發熱之時,然此非外表之壯熱,乃惡...
2017-03-10 -
少陰病大承氣湯證
《傷寒論》原文︰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證乃伏氣之熱竄入肝腎二經也。蓋以腎主閉藏,肝主疏泄,腎為二便之關,肝又為腎行氣,茲因伏氣之熱,竄入腎兼竄入肝,則...
2017-03-10 -
少陰病通脈四逆湯證
《傷寒論》原文︰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腹痛,或幹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2017-03-10 -
少陰病真武湯證
《傷寒論》原文︰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 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真武湯方】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
2017-03-10 -
少陰病白通湯證及白通加豬膽汁湯證
《傷寒論》原文︰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白通湯方】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下利固系少陰有寒,然實與脾胃及心臟有關,故方中用附子...
2017-03-10 -
少陰病吳茱萸湯證
《傷寒論》原文︰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柯韻伯曰︰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四逆者四肢厥冷兼臂、脛而言也,此雲手足是指掌而言,四肢之陽猶在也。 【吳茱萸湯】吳茱萸一升...
2017-03-10 -
少陰病
少陰是心,腎二髒,藏精而主火。凡心腎兩虛,脈微神衰的,就是少陰病。治宜急救回陽,選用白通,四逆等湯。 也有腎水虧虛,導致心火熾盛,心中煩,不得臥的,這是少陰病的變型,宜育陰泄火,用黃連阿膠湯。 ...
2017-03-11 -
實則太陽 虛則少陰
指感受外寒發病後兩種不同的病理更化。 一是患者正氣比較充實,感寒後能立即抵抗外寒的入侵,出現頭項強痛,惡寒發熱;無汗或有汗、脈浮等太陽表證,故稱實則太陽; 一是正氣虛弱,感寒後寒邪內陷少陰,出...
2017-03-11 -
理中湯治療少陰病
通常認為,四逆湯是治療少陰病的主方,理中湯是治療太陰病的主方。 四逆湯可用于治療太陰病,但理中湯一般不用於治療少陰病。即使是附子理中湯,也是以治療太陰病為主的。 讀清代醫家鄭重光《素圃醫案》,見鄭...
2017-03-11 -
三陰三陽
《傷寒論》中六經就是三陰三陽。古人分析事物的屬性,起初只有陰,陽兩個方面。後來由於只分陰陽,覺得還不夠,也不能說明較為複雜的問題,於是又把陰陽各分為三,便成了三陰三陽——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
2017-03-11 -
從“急下之”談“急汗之”
《普濟本事方》卷第八大柴胡湯方後講到:“仲景稱急下之者……謂才覺汗多,未至津液乾燥,便速下之,則為徑捷,免致用蜜兌也。若胸中識得了了,方可無疑。若未能了了誤用之,反不若蜜兌為穩也。”朱步先對此發微曰...
2017-03-12 -
產後三急
指婦女產後出現嘔吐不止、盜汗和泄瀉頻頻等能迅速傷津耗氣的三種急症。尤以三者並見為危重(《張氏醫通》)。 產後三急吃什麼好 產婦飲食調理 一是補血 新媽媽產後失血較多,需要補充鐵質以製造血液...
2017-03-12 -
別著急下水,這些游泳準備活動你做了嗎?
游泳這項運動與其他運動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它是在水中進行,所以危險係數相對較高。如果在水當中出現了抽筋等問題,就可能因溺水而出現生命危險。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小編建議大家游泳之前千萬不能忽視...
2016-09-29 -
補血養陰三款食療方
一、龍眼松仁湯 材料:蓮子60克,松子仁60克,龍眼肉100克 調味料:糖桂花、白砂糖、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所有材料洗淨,放入砂鍋裡,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 2、小火慢燉2小時,...
2014-09-03 -
子午流注針常用穴位之手少陰心經
井穴——少沖( Shaochong) 【定位】在小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心悸,心痛,胸脅痛,癲狂,熱病,昏迷。 【刺法】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 滎穴——少府(Shaofu) 【...
2017-05-28 -
子午流注針常用穴位之足少陰腎經
井穴——湧泉( Yongquan) 【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第2、3趾趾指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主治】頭頂痛,頭暈,眼花,咽喉痛,舌幹,失音,小便不利...
2017-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