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穴——湧泉( Yongquan)
【定位】在足底部, 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約當第2、3趾趾指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主治】頭頂痛, 頭暈, 眼花, 咽喉痛, 舌幹, 失音, 小便不利, 大便難, 小兒驚風, 足心熱, 癲疾, 霍亂轉筋, 昏厥。
【刺法】直刺0.5一0.8寸。
滎穴——然穀(Rangu)
【定位】在足內側緣, 足舟骨粗隆下方, 赤白肉際。
【主治】月經不調, 陰挺, 陰癢, 白濁, 遺精, 陽痿, 小便不利, 泄瀉, 胸脅脹痛, 咳血, 小兒臍風, 口噤不開, 消渴, 黃疸, 下肢痿痹, 足跗痛。
【刺法】直刺0.5一0.8寸。
輸穴——太溪( Taixi)
【定位】在足內側, 內踝後方, 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頭痛目眩, 咽喉腫痛, 齒痛, 耳聾,
【刺法】直刺0.5.0.8寸。
經穴——複溜( Fuliu)
【定位】在小腿內側, 太溪直上2寸, 跟腱的前方。
【主治】泄瀉, 腸鳴, 水腫, 腹脹, 腿腫, 足痿, 盜汗, 脈微細時無, 身熱無汗, 腰脊強痛。
【刺法】直刺0.8—1寸。
合穴——陰穀(Yingu)
【定位】在胭窩內側, 屈膝時, 當半腱肌肌腱與半膜肌肌腱之問。
【主治】陽痿, 疝痛, 月經不調, 崩漏, 小便難, 陰中痛, 癲狂, 膝股內側痛。
【刺法】直刺0.8—1.2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