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濕熱蘊型黃水瘡
治療方法:清暑東加減。熱重煩躁者,加黃連、山梔等以清熱除煩;大便幹結者,加生大黃以瀉滯導熱。 證候表現:膿皰密集,色黃,周圍繞以紅暈,糜爛面鮮紅;伴有口幹,便幹,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濡滑數。 ...
2017-03-04 -
暑濕熱蘊型天皰瘡
證候表現:天泡瘡形如水泡,皮薄而澤,或生頭面,或生遍身,故見於皮毛肌肉之間;如外多毒水。 治療方法:金黃散。 處方:金黃散。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天泡瘡(七十)(...
2017-03-04 -
元虛挾風型經期延長
治療方法:疏風止痛散。 證候表現:經來不止如魚腦雙足疼痛,不能動履。 病因病機:乃下元虛冷,更兼風邪所致。 治則治法:宜行血行氣。 處方:用疏風止痛散。疏風止痛散方(十四)當歸天麻僵蠶烏藥牛膝獨活...
2017-03-04 -
暑濕的食療
一、暑濕鬱遏肌表證 臨床表現 發熱,微惡風寒,頭痛肢酸,無汗或微汗出,脘痞心煩,小便黃,舌尖紅,苔薄黃白相兼,脈浮數或濡數。 施食原則 滌暑化濕,透邪出表。 食療方 1.香薷飲 香...
2015-06-29 -
暑濕型感冒的診斷
感冒是感受風邪或時行病毒,引起肺衛功能失調出現的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脈浮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外感病證。全年均可發病,尤以春冬兩季多見。 暑濕型感冒的診斷 中醫學所說...
2017-03-05 -
中醫治療暑濕型感冒的方法
暑濕感冒的特點就是因為夏季悶熱,濕度比較大,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比較貪涼,比如吹空調等,感受了風寒之邪。從症狀上來說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的症狀都有鼻塞、流涕、發燒。 中醫治療暑濕型感冒的方法 1...
2017-03-05 -
預防暑濕型感冒有四種武器
最近的天氣悶熱潮濕,儘管已經立秋,大多數人家的空調還是停不了,一進一出、一冷一熱、整晚空調開得太涼、吃了太多的冷飲等等,也許是抵抗力下降造成病毒乘虛而入,最近感冒的人非常多。感冒本身不是大病,但容易...
2017-03-05 -
暑濕型感冒有什麼症狀
暑濕季節感受到風寒之邪或風熱之邪誘發的感冒,稱之為暑濕感冒。暑濕感冒與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有相似的感冒症狀,即畏寒、發熱、肌肉關節酸痛。不同的是,暑濕型感冒季節性非常明顯。 暑濕型感冒有什麼症狀 暑濕...
2017-03-05 -
中暑與暑濕感冒如何區分
暑濕季節感受到風寒之邪或風熱之邪誘發的感冒,稱之為暑濕感冒。暑濕感冒與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有相似的感冒症狀,即畏寒、發熱、肌肉關節酸痛。不同的是,暑濕型感冒季節性非常明顯。那麼,中暑與暑濕感冒如何區分...
2017-03-05 -
暑濕厥逆型流行性出血熱
症狀:神昏驚悸,身熱氣粗,汗出如油,手足厥冷,脈洪大而數或脈伏。 治則治法:清心開竅,清氣涼營。 中成藥:參附注射液20~100ml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靜脈滴注,1日...
2017-03-05 -
薄荷茶能緩解夏季暑濕引起的胃脹氣
夏季由於氣溫較高,再加上空氣中濕度較大,人們極易受暑濕之邪的困擾,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減弱,此時,如果過量攝入冷飲及冰鎮後的水果,常會進一步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胃脹氣等不適也常常會找上門來。其實...
2017-03-05 -
夏季易患暑濕感冒,推薦食療驗方
感冒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夏季也是感冒的易發期,暑濕感冒是夏季高發的一種感冒類型,如貪吃涼食,受寒等都會引發暑濕感冒,那麼患了暑濕感冒我們該如何治療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暑濕感冒的治療方法。 ...
2017-03-06 -
夏季暑濕感冒如何防治
夏季也是感冒的高發季,吃藥要注意和秋冬季的感冒區別開來。夏季感冒其特點是因為夏季悶熱,濕度比較大,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比較貪涼,比如吹空調等,感受了風寒之邪。那麼夏季如何防治感冒呢? 暑濕感冒是夏天特...
2017-03-06 -
暑濕感冒如何退熱
炎炎夏日,熱浪襲來,像蒸桑拿一樣讓人難受,除了熱之外,空氣中的濕氣也比較重,再加上夏季人們喜歡吹風扇、歎空調、沖冷水澡、喝大量冷飲等以圖涼快,如此外熱內冷,一不小心就感冒中招了。俗語也有言:“千寒...
2017-03-07 -
夏季感冒要分清是暑濕感冒還是暑熱感冒
蒸籠一般的“桑拿天”固然讓人痛苦,而比“桑拿天”更痛苦的是在這種天氣患上感冒。人們大多籠統地把暑天感冒叫做“熱傷風”,認為發發汗、吃點感冒藥就行了,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暑天感冒並不等於“熱傷風”...
2017-03-07 -
暑濕天選擇三大健脾清熱方
大暑過後氣候的特點是濕熱、暑熱,醫院體檢科主任陳瑞芳稱,此時,按照中醫來講,相應的臟腑是脾,在這種天氣下,人們往往會感覺出汗不暢、全身黏膩、口渴心煩、夜間失眠、容易疲勞,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多吃一些健...
2012-09-29 -
夏日暑濕感冒藥膳解
防治暑濕感冒,除可選用一些中成藥如藿香正氣丸、清肺丸等,還可選用食療方。 1.藿香葉湯:水開後加入20克藿香葉,5分鐘後放入少量白糖即可,每天服3~4次。 2.藿香葉粥:先用粳米100克煮粥...
2010-08-10 -
夏天暑濕重腸胃不適 中醫五大食譜去暑濕
夏令氣候炎熱,容易發生暑濕,若人體正氣不足,或因天氣炎熱而嗜食生冷,以致水濕內積,就很容易生病。暑濕侵表,可見發熱、頭痛、身重體倦,肢體酸痛,脘痞胸悶等症狀;若從口鼻而人,困擾胃腸氣機,則見高熱,吐...
2013-07-24 -
養生要領:順應“風寒暑濕燥火”與大自然齊步走
大自然有“風寒暑濕燥火”6種氣候變化。中醫講究天人合一,也就是說,人要隨著大自然的變化而變化。比如,颳風下雨應注意增減衣物,夏天炎熱注意避暑,少吃冷飲,別用過冷的水洗臉,尤其要少到太陽底下活動,年...
2017-03-07 -
小暑避暑濕養肺氣
7月7日是小暑節氣。“暑”即炎熱,小暑意即小熱。俗話說“熱在三伏”(今年7月19日入伏),此時應減少外出,以避暑氣。民間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因為夏季容易食欲不振,而餃子正是開...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