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對食物屬性的認知
1.食物的四氣 食物是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具有提供營養和調節機體生命活動的功能。根據“藥食同源”理論及實踐證明,食物與藥物一樣,也具有寒、熱、溫、涼4種食性。寒涼性食物多有清熱、瀉火、涼血...
2017-03-07 -
老年人認知障礙怎麼辦?可按揉百會穴
認知障礙症在老人中越來越常見。認知障礙症是一種因腦部傷害或疾病所導致的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退化幅度遠高於正常老化的進展,患者除了使用西藥控制外,也可考慮以中藥、針灸輔助調理,能緩解認知障礙症持續惡化...
2014-10-31 -
教育女孩忌用7種方法
1、教導她有禮貌且沉默寡言 舉止得體和沉默寡言之間有天壤之別,但是女孩子似乎都被推進了後者的範圍。我們經常用“女孩是蜜糖是香料是一切美好的事物”來教導她成為一個“可人兒”。我們用各種方式教導女...
2014-07-04 -
痤瘡認知的誤區有什麼
哪些因素可以誘發痤瘡呢?目前認為主要因素有四個,即皮脂分泌過多、痤瘡棒狀桿菌、毛囊過度角化和炎症。但是對於痤瘡的認知還存在很多誤區。 痤瘡是一種身心疾病現代醫學研究顯示,痤瘡與社會心理、生活習慣、生...
2017-03-08 -
預防蕁麻疹 健康教育先行
不少蕁麻疹患者由於對疾病不甚瞭解,因此對於預防和治療過程中的許多作法持有懷疑和排斥的態度,這種消極不配合的做法常常會使疾病的療效大打折扣。俗話說,百年大計,教育先行。在治療蕁麻疹的道路上,健康教...
2013-08-29 -
特殊教育開發孩子的右腦
調查顯示,95%的人僅用了大腦的一半,即左腦,這主要與人類習慣用右手有關。語言中樞、邏輯分析、數文書處理、記憶等都由左腦處理,加之許多學校和家庭不重視右腦的開發,不注重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家長要...
2010-10-08 -
“挫折教育”與“幸福品質”
一位美國兒童心理衛生專家說: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長大後會因不適應激烈競爭和複雜多變的社會而深感痛苦。近年來,一種旨在提高孩子對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己在發達國家興起...
2010-06-24 -
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容易得抑鬱症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者們通過對2000位18~90歲人們的調查,發現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容易得抑鬱症,不過他們還想知道這種關聯是否持續一生。研究者們猜想當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們變老的時候...
2010-06-24 -
紅肉吃太多易得認知障礙症 老人吃什麼肉好
老人飲食非常講究,不但要多吃穀類食物及青菜,也要適當補充瘦肉類食物,不過要注意老年人吃肉要適量。美國有科學研究顯示,老年人如果紅肉吃得太多,會更容易患認知障礙症,也可以說會增加患老年癡呆症的幾率。儘...
2013-09-28 -
老人過度飲酒或損害認知能力?
19日在溫哥華結束的阿爾茨海默氏症協會國際會議上,與會研究人員發表的兩份報告都指出,老年人過度飲酒很可能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其中一份報告由美國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撰寫。他們對13...
2012-07-30 -
解析 胰島素認知三大誤區
誤區一:能不用胰島素就不用胰島素 許多患者從心理上抵觸注射胰島素,錯誤的認為胰島素一旦使用上,就表示病情已相當嚴重。其實胰島素治療能給病人帶來很大好處。首先,胰島素治療能使病人的病情獲得最好...
2015-10-14 -
什麼是胰島素 使用胰島素的認知誤區
什麼是胰島素? 胰島素,實際上有兩個概念。一個是生理,一個是藥理。在人體生理裡面就存在天然的胰島素,它是調節血糖非常重要的一個激素。如果糖尿病的病人胰島素分泌減少,或者胰島素作用下降,我們稱...
2015-08-28 -
妊娠甲減的認知及治療
問:妊娠甲減有什麼症狀? 答:妊娠甲減的症狀包括:精力不濟、昏昏欲睡、體重增加、怕冷、便秘和記憶力減退等。這些症狀易與妊娠反應混淆,且輕度甲減沒有或僅有輕微的臨床症狀,易被忽視。 問:為什麼...
2015-01-13 -
【長知識】毛囊炎的認知及治療
毛囊炎系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 祖國醫學對本病早有記載。生於項後髮際部位者稱“髮際瘡”,生於下頜部者稱“羊鬚瘡”、“鬚瘡”、“燕窩瘡”,發於眉間者稱“眉戀瘡”,發於臀部者稱“坐板瘡”...
2017-03-08 -
焦慮症患者的認知模式
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境客觀上是有危險的,如果對現實情境的威脅評價恰當,這時的焦慮被認為是恰當的。而焦慮病人通常對情境的危險有過度評價,這種過渡評價能自動地和反射性地啟動“焦慮情境”,並產生焦慮症狀。之...
2017-03-08 -
教育孩子的8個最佳時機
美國心理學家、家庭問題專家羅斯蒙德曾談到,現代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比過去多,也更講民主,但總體而言,孩子卻比過去驕縱。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家長在教育問題上存在似是而非的觀念。其實,如...
2014-09-02 -
家長對兒童教育的4大誤區
3至6歲幼兒的早期教育是為人的一生做準備的時期,然而,部分家長存在這樣那樣的教育誤區,讓幼兒的身心健康得不到正確發育,甚至孩子本身的優良特質。 誤區1:超前型 為讓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競爭的...
2014-09-02 -
癲癇專家解答:怎樣教育癲癇的孩子?
在門診工作中經常遇到一些癲癇病兒,不懂禮貌,任性,脾氣暴躁,甚至當著醫生的面就可以打罵父母,旁若無人;而父母只是低聲下氣,無可奈何地在旁忍著,連一句批評的話都不敢說。家長往往說:“自孩子得了癲癇,我...
2017-03-09 -
研究發現癲癇造成自我認知錯亂
在癲癇突然發作期間,反常的電波活動橫掃整個大腦。在《癲癇症和行為》雜誌即將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德國埃朗根-紐倫堡大學的Burkhard Kasper和同事報告了一名37歲女性的瞬間性別轉換,包括她感覺...
2017-03-09 -
常用抗癲癇藥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醫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癲癇患者:他們怕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較強的副作用,如會讓自己呆傻等,所以拒絕使用藥物,或者會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自行停減藥,結果使癲癇復發,甚至會使...
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