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脈陰陽俱緊
【脈陰陽俱緊】語出《傷寒論》。指寸部和尺部脈俱現緊象。寸脈屬陽,尺脈屬陰,兩部脈俱緊,即浮緊之脈。見於外感寒邪,腠理密而無汗,表氣閉而不宣,是表實的見證。
2017-03-10 -
脈陰陽俱浮
【脈陰陽俱浮】語出《傷寒論》。指寸部和尺部俱現浮象。寸脈屬陽,尺脈屬陰,兩部脈俱浮,即浮洪脈。見於風溫病外熱已盛,而誤用辛溫發汗,津液受傷,致使熱邪內外充斥。
2017-03-10 -
陰陽交_時病
【陰陽交】語出《素問.評熱病論》。熱病出汗後,仍發熱,脈躁疾。發熱和脈象不因出汗而見和緩,反有狂言、不能食的症狀,前人認為這是陽邪交入于陰分,消耗陰氣所致,故名。屬危重證侯。
2017-03-10 -
陰陽毒_時病
【陰陽毒】語出《金匱要略》。為感受疫毒,內蘊咽喉,侵入血分的病症。分陽毒和陰毒,陽毒因熱壅於上,以面赤斑斑如錦絞、咽喉痛、吐膿血為主要症狀;陰毒乃邪阻經脈,以面目青、身痛如被打傷、咽喉痛為主要症狀。...
2017-03-10 -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別論篇第七
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 岐伯對曰: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 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所謂陰者,真髒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 所...
2014-03-23 -
金匱要略之狐惑陰陽毒病證
論一首 證三條 方十二首論曰: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複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加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
2013-11-26 -
中醫陰陽變化
陰和陽之間,並不是孤立和靜止不變的,而是存在著相對,依存、消長、轉化的關係。現分述如下:(一)陰陽的相對性:陰陽是說明事物的兩種屬性,是代表矛盾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聯繫的事物和現象對立...
2013-08-19 -
中暑分陰陽 切莫用錯藥
夏酷暑,炎熱潮濕,如果此時身體對炎熱的氣候不能適應,散熱機能發生障礙,就容易發生中暑,尤以年老體弱及多病老人、兒童更易發生。很多人防治中暑習慣性地服用“藿香正氣”之類,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中暑...
2017-03-10 -
女性養生刮痧 促使陰陽平衡
刮痧,與拔罐一樣,都是中醫去除體內毒素的好方法。女性刮痧,通過刮痧器皿在皮膚的表皮經絡的穴位用力刮,使得毛孔張開,將體內的痧毒排除體內。不同的刮痧部位,能夠起到不同的效果,對女性養生,非常又好處。...
2015-04-26 -
春分養生注意陰陽互補 4款藥膳補脾胃抗衰老
在春分時節裡養生,飲食需要做好哪些方面呢?都市生活的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和飲食。那麼,在春分時要如何養生呢?今天,就來看看祖國的中醫對於春分的飲食有哪些方案吧。春分養生的飲食方案注意養肝。傳統中醫理論...
2015-03-21 -
立春後易上火 自製茶水調陰陽
立春開始氣候變暖,自然界陽氣萌生由弱轉強,陰氣由盛轉衰乃至消失。初生的要佔據舞臺,謝幕的還不肯退下,陽氣與陰氣交戰激烈,所以氣候變化無常,乍寒乍暖,時晴時雨。和自然界一樣,體內的陽氣隨著春暖也開始...
2017-03-10 -
中醫十二時辰養生發 依陰陽變化
中醫養生歷史悠久,古代不少養生家推崇12個時辰各自依照晝夜陰陽變化規律進行養生。下面為你介紹古人的“十二時辰養生法”,大家不妨一試。 起床輕微活動 1、卯時(5:00-7:00) 見晨光...
2010-10-15 -
足陰陽
解剖結構名指循行經過下肢的六條經脈,即足三陽和足三陰。《素問·血氣形志》:“足太陽與少陰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足陰陽也。”
2017-03-10 -
協調陰陽
①疾病的表裡、寒熱、虛實,都可以用陰陽來概括;疾病的病機,總不離陰陽的偏盛偏衰協調陰陽,就是對各治療方法的概括。即利用藥物四氣五味的偏性,以及針灸補瀉作用等,以調治病理上陰陽的偏盛,使之恢復相對的...
2017-03-10 -
3種美味食譜 改善女人陰陽不調
根據月經情況大致也可以分為兩類:月經量少或月經量多。屬陽虛體質者:月經閉止6個月以上;或月經量明顯減少或經期不足2天;或經期後錯超過七天以上。症狀:面色萎黃,神疲肢倦,頭暈眼花,心悸氣短,腰膝酸...
2010-11-05 -
《內經》溫熱病與陰陽
溫病系感受溫熱之邪為病,故與季節氣候密切相關。《素問·熱論》作了舉例說明:“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是說夏至之前發生的外感熱病稱溫病,夏至之後發生的外感熱病為暑病,這種以季節氣候為依...
2017-03-11 -
水疝病在太陽太陰陽明
案 例 胡某,男,6歲。2010年4月19日初診。 患兒2年前因陰囊偏墜診斷為“睾丸鞘膜積液”,家長求助於中醫治療。診見:水疝,盜汗,口幹,晨起咽幹,大便幹結,四逆,面白。易反復“感冒”。舌苔白,根...
2017-03-11 -
淋證病在太陰陽明
案 例 柳某,男,76歲。2010年4月13日初診。 患“前列腺增生”10餘年,尿細、尿不暢。近1周尿不暢加重,伴尿痛、尿不盡,小便時常有大便出,夜尿4~5次,口中和。舌苔白微膩,脈沉細。辨六經屬太...
2017-03-11 -
保健名膳補陰陽
藥膳療法是祖國醫學的寶貴遺產之一,它包含藥粥、藥酒、藥飯、藥菜等。保健藥膳應具有補益人體氣血陰陽的不足、扶正固本,對某些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這類藥膳多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調節...
2017-03-11 -
陰陽辨析本源考
《傷寒論》第七條: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發于陽七日愈,發于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這一點代有爭議,思求經旨可也。 《素問·調經論》雲:“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