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行浮腫病證簡介
每逢經行前後,或正值經期,頭面四肢浮腫者,稱為“經行浮腫”。或稱“經來遍身浮腫”。 病因病機 本病多因脾腎陽虛,氣化不利,水濕不運,或因肝鬱氣滯,血行不暢,滯而作脹。 1、脾腎陽虛平素思慮勞倦過度...
2017-03-05 -
轉胞病證簡介
轉胞,指妊娠小便不通。即孕婦因胎壓迫膀胱,出現下腹脹而微痛,小便不通的一種病症,多與中氣不足有關,本病常見於西醫學所說的妊娠合併尿瀦留。 診斷 1、多見於妊娠晚期。小便頻數量少,甚至點滴不通,小腹...
2017-03-05 -
夜啼的病證分型
嬰兒的哭鬧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 生理性哭鬧 饑餓、口喝是嬰兒哭鬧中最常見的原因,多見於3個月以內,這是由於母乳不足、奶粉沖調過稀,上一頓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吃飽。環境溫度過高、出汗多,嬰...
2017-03-05 -
久聾病證簡述
久聾,病名。指久治不效之耳聾證。《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有久聾候。該書認為“足少陰,腎之經,宗脈之所聚,其氣通于耳,勞傷于腎,宗脈虛損,血氣不足,為風邪所乘,故成耳聾。勞傷甚者,血虛氣極,風邪停滯,...
2017-03-05 -
鼻疔病證概述
鼻疔是指發生在鼻尖、鼻翼、鼻前庭部位的療瘡癤腫,即鼻癤腫。 臨床表現 1、症狀 鼻部局限性紅腫、疼痛,形小根深,堅硬如釘,頂有黃白色膿點。 2、檢查 可見一側鼻前庭內有丘狀隆起,周圍紅腫發硬,頂部...
2017-03-05 -
鼻鼽病證概述
鼻鼽是以突然和反復的鼻癢、鼻塞、噴嚏、流清涕,鼻腔黏膜蒼白腫脹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病理病因 鼻鼽的原因主要是:肺氣虛弱,衛表不固,風寒乘虛而入,犯及鼻竅,邪正相搏,肺氣不得通調,津液停聚,鼻竅壅...
2017-03-05 -
鼻腔異物病證簡述
鼻腔異物是指鼻腔中存在外來的物質。異物可分為三大類:非生物類異物,如鈕扣、玻璃珠、紙卷、玩具、石塊、泥土等;植物類異物,如果殼、花生、豆類、果核等;動物類異物,如昆蟲、蛔蟲、蛆、毛滴蟲、水蛭等。臨...
2017-03-05 -
飛揚喉病證概述
口腔內突然發生血泡,血泡發生於上齶者,名飛揚喉;發生在懸雍垂處者,名懸旗風。見《瘡科經驗全書》。多由心肺兩經之熱而致。症見懸壅垂處,起一大泡,堵塞咽喉,影響飲食、呼吸。治宜清熱解毒,佐以涼血。內服...
2017-03-05 -
喉風病證簡述
喉風,病名。系咽喉腫痛等多種疾患的泛稱。見《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喉科心法》卷上:“考古稱喉症,總其名曰喉風。”歷代文獻對喉風的記載頗多。如《喉科秘旨》載有十二證。《喉科杓指》載有十六證。《喉證...
2017-03-05 -
喉關癰病證簡述
喉關癰,病名。系指發于喉關部的癰。本病多因風熱之毒侵襲咽喉,局部氣血凝滯,熱毒壅盛而化膿。局部主要症狀是扁桃體一側或雙側的周圍腫脹突起,焮紅灼熱,吞咽困難,懸雍垂亦腫脹變形,以兒為多見,常有發熱等...
2017-03-05 -
異物梗喉病證簡述
對由於長期不良刺激而引起咽部不適感覺,如咽喉異物感、乾燥等,而醫生經檢查又不能發現什麼特殊陽性體征的,醫學上稱為咽異感症,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慢性咽炎。咽異感症的發病與職業、工作環境、粉塵、刺激性氣...
2017-03-05 -
金疳病證概述
金疳是因燥熱傷陰,肺失肅降所致。以白睛表層生圓形小泡如玉粒,周圍繞以赤脈為主要表現的外障類疾病。 本病不礙視力,預後良好。金疳之病名首見於《證治準繩·七竅門》。又名赤帶抱輪。 因其形如玉粒,頂潰似...
2017-03-05 -
赤膜下垂病證簡介
赤膜下垂,又名“垂簾障”,類似沙眼性角膜血管翳,本病多是椒瘡(砂眼)失治或調治失宜,再加心,肺,肝諸經風熱、內火,致瘀血凝滯所致。主要症狀是整排的細小血管自白睛上方向下侵入黑睛,患者常有目癢流淚,...
2017-03-05 -
血翳包睛病證簡述
血翳包睛之病名出於《銀海精微》。血翳包睛是因風熱壅盛,氣血瘀滯,或赤膜下垂加重所致。以赤脈從四周蔓延整個黑睛為主要表現的翳病類疾病。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的全角膜血管翳。 診斷依據 1、常由椒瘡變...
2017-03-05 -
六經辨證 陽明病證治
從中醫理論上分析,我們能夠給更加直觀的治療陽明病證,很多人對陽明病證不瞭解,其實,中醫辨證治療非常有效。中醫療法有著悠久的歷史,經過研究證實,中醫辨證治療陽明病非常有效,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吧!...
2016-04-25 -
面癱病證有哪些常用經驗方?
在治療面神經炎的諸多方中,首推宋·楊亻炎《楊氏家藏方》之牽正散,本方由白附子、僵蠶、全蠍組成。方中白附子能入陽明,善治頭面之風痰,僵蠶能驅絡中之風,兼能化痰;全蠍祛風活絡,長於止掣。三藥合用,藥...
2017-03-06 -
壯醫學的毒結病有哪些?
毒結病為毒邪人侵,積結于龍路火路網路所致的疾病。常見的有老鼠瘡、膝結毒、骨臁等。 病因病機:毒邪人侵,積結于龍路火路網路,氣血運行受阻,使毒邪氣血凝聚於局部所致。 臨床表現:老鼠痛:又名“九子陽”...
2017-03-07 -
上焦病證 三焦辨證
很多人對三焦辨證並不瞭解,三焦辨證分為上焦病證、下焦病證、中焦病證三種,從中醫理論上分析,不同病症的治療方法也不一樣,中醫療法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人們喜愛。下面就來瞭解一下中醫辨證疾病的知識吧!...
2016-04-26 -
《脈經》脈經卷第六 小腸手太陽經病證第四
小腸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時窘乏,複耳前熱。苦寒甚,獨肩上熱,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 少腹控睾,引腰脊,上中心,邪在小腸者,連睾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沖腸...
2017-03-07 -
《脈經》脈經卷第六 胃足陽明經病證第六
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裡。 飲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管,則抑而刺之;在下管,則散而去之。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軟而散者,當病食痹,髀痛...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