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方巧治秋分常見病——肺結核
肺結核是結核桿菌侵入肺部並引起肺部病變的呼吸道疾病,常因體質虛弱或精氣耗損過甚,癆蟲趁機侵襲肺部所引發,其病理主要為陰虛火旺。在秋季容易感染的疾病中,肺結核是排在首位的。秋季戶外活動多,容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傳染性結核病人有過近距離接觸引
-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防治
慢性肺源原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指肺氣腫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使肺循環阻力增加,引起肺動脈高壓,導致右心肥大,最後發生心力衰竭的一類心臟病。慢性肺心病以氣短、咳喘、心悸、水腫,不能平臥等為特徵。慢性肺心病發生的主要環節是肺動脈高壓。在肺高
-
中醫養生讓慢阻肺患者自由呼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指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一組相關聯的有氣道阻塞的疾病,屬於中醫“喘證”、“肺脹”範疇,患者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養,或久病咳喘,遷延失治,致使肺、脾、腎正氣虧虛,衛外不固,津液輸布失常,行血無力,導致
2017-03-07 45 -
中醫治療急性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是病毒或細菌的感染,或物理、化學刺激所引起的氣管和支氣管的急性炎症。病癒後支氣管結構可以恢復正常。急性支氣管炎起病往往有鼻塞,噴嚏,咽痛,聲嘶等呼吸道症狀,全身反應輕微,只有輕度畏寒,發熱,頭痛,全身酸痛等。主要症狀是咳嗽,可
-
胸痹(冠心病)驗方秘方
[通治方] 蒲輔周:治療冠心病,以補為主,以通為用,故暫定名為雙和散。人參90克(黨參亦可) 茯神30克 遠志肉(甘草水浸一宿炒)15克 九菖蒲(米泔水浸,炒)60克 丹參(甜酒浸,炒)30克 香附(童便浸,炒)60克 沒藥(麩炒)15克
2017-03-07 22 -
頭痛(血管性頭痛、神經性頭痛)驗方秘方
[通治方] 劉壽年:救腦湯錄自《辨證錄》,餘臨床加減運用,治療神經性頭痛效果甚好,而對於其它頑固性頭痛亦有良效。自1977年5月至1980年4月,用此方加減治療各種頑固性頭痛80例,多在服藥3-6劑後疼痛症狀消失或減輕。辛夷9克 川芎30
2017-03-07 25 -
急性乙型黃疸性肝炎的偏方
【辨證】濕熱蘊結。 【治法】清熱解毒,清肝利膽,祛濕熱,退黃疸。 【方名】首烏湯。 【組成】生首烏15克,連翹15克,丹皮15克,大青葉15克,板藍根15克,半枝蓮15克。茜草15克,丹參15克,柴胡12克,茵陳30克,白茅根30克,甘草
-
噎膈偏方秘方
[通治方] 程國彭:啟膈散,通噎膈開關之劑,屢效。沙參9克 丹參9克 茯苓3克 川貝母(去心)4.5克 郁金1.5克 砂仁殼1.2克 荷葉蒂2個 杵頭糠1.5克水煎服。虛者加人參;若兼血積,加桃仁、紅花,或另以生韭汁飲之;若兼痰積,加廣橘
-
吐血(上消化道出血)驗方秘方
[通治方] 徐景藩:治療必先靜臥。用白芨粉1.5~3克,參三七1.5~2克,1日3次或6小時1次,溫開水調成糊狀內服(按1克粉劑加水8毫升的比例)。服後半小時內不飲水。血止後續服3日,酌減其量後再服3日。如無參三七,單味白芨適當加量,效亦
2017-03-07 16 -
便秘驗方秘方
[通治方] 陸永昌:幾十年來,我應用“增水行舟”之法,根據業師劉惠民老常用的藥物,參以古方加減配伍,效果頗為滿意。處方: 肉蓯蓉15~24克 熟地黃12~18克 當歸9~15克 郁李仁(炒)9~15克 黑芝麻(炒)9~15克 胡桃仁(炒,
-
胃腸疾病小驗方
1.烏賊骨100克,川貝母50克,白芷20克,共為極細粉末,一日三次,每次5~15克,用蜂蜜水適量對開水沖服,連服一周,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痛吐酸水等病症有效。 2.新鮮士豆切成片,加開水搗爛,包紗布絞汁,加蜂蜜適量,每日清晨空腹服20
2017-03-07 10 -
脫肛(直腸脫垂)驗方秘方
[通治方] 陳士鐸:人有脫肛者,一至大便,則直腸脫下,而不肯收,久則澀痛,人以為腸虛下陷也,誰知陽氣之衰不能升提乎。方用提肛湯。人參9克 黃芪15克 當歸9克 白芍30克 升麻3克 茯苓9克 槐米3克 薏仁15克水煎服。連服4劑,肛腸漸升
2017-03-07 13 -
補骨脂治五更瀉
五更瀉俗稱雞鳴瀉,多發生於中老年男性,證屬脾腎虛寒、大腸不固。表現為黎明前泄瀉,腹部隱痛,便後緩解。伴有神疲乏力,腰膝酸軟,四肢欠溫。本病採用以中藥補骨脂為主藥之方劑治療,效果頗佳。 內服:補骨脂研末,每次10克,溫黃酒送服,10日為1個
-
治脅痛驗方
脅痛是多表現為走竄不定的刺痛或脹痛,還可引起胸部不適,見於現代醫學中各種肝病、膽囊炎等。中醫認為肝膽居脅下,其經脈布兩脅,膽附於肝,其經脈循於脅,故脅痛,多屬於肝膽之病。 1.柴胡6~10克,黃芩15克,蒲公英30克,炒枳殼 10~12克
-
脂肪瀉驗方
脂肪瀉是以脂肪吸收不良造成的。中醫認為腎藏命門真火,五臟賴命門之火溫熙,腎陽衰微,火虛不能生土,運化失調,而肉類、蛋類屬陰柔黏滯之品,故出現食脂肪則瀉,治療當以補火生土之法。 採用四神丸加味,藥物組成如下:補骨脂9克,肉豆蔻9克,五味子6
2017-03-07 20 -
慢性咽喉炎驗方
1.沙參、甜桔梗各45克,訶子肉60克,硼砂7.5克,共研細末,以蜜和丸,每丸重6克,每次服1丸,每日2~3次,含化咽下。 2.取合歡花15克,白糖6克。合歡花水煎,加入白糖溫服,每日1劑,分2次服。 3.生地黃15克,玉竹15克,桂枝6
2017-03-07 14 -
脾胃病驗方
脘腹痞滿,多屬於中醫所指的脾胃疾病。中醫認為,其多與稟賦不足、飲食勞倦、脾胃受損、情志不舒、氣機失調有關。 患者在排除器質性病變後,若採用以下簡、便、驗、廉的驗方治療,往往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 藥物療法:取仙鶴草30~50克,水煎,分早
2017-03-07 14 -
止胃痛小驗方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胃痛患者未經醫生診治而自行採取用去痛片治胃痛,結果疼痛更加嚴重。 為什麼去痛片(索密痛)不能止胃痛呢?去痛片是由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苯巴比妥所組成的。它僅對慢性鈍痛如頭痛、牙痛、肌肉關節痛、神經痛、月經痛等有效,
-
痢疾驗方8則
1.石榴皮30克,白扁豆花100克,水煎過濾取汁,代茶頻飲,本方有健脾利濕、澀腸止瀉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痢疾初起。 2.紫皮大蒜60克,將蒜搗碎後浸于120毫升溫開水中一小時,然後過濾取汁,加入少許糖即可。每次服30~50毫升,每3~5小時
-
治急性腸炎驗方
夏秋季節是急性腸炎的多發季節,以上吐下瀉、脘腹疼痛為主要臨床症狀。本病的發生,多因感受暑濕之邪,貪涼感受寒濕,或飲食不當等損傷脾胃而致病。現介紹幾款驗方供大家選用。 1.將一頭蒜切片,加入少量茶葉,加一大碗水,燒開後再煮一兩分鐘,溫時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