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胃酸過多
吳茱萸、枳殼各10克,烏賊骨、檳榔各12克,黃連5克,水煎服,每日1劑,或共研為細末,每次取5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治唇炎 桑白皮、地骨皮、生地、黃芩、麥冬、牛蒡子各10克,蟬蛻6克,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15克。水煎,每日1劑,於早
-
老年性便秘驗方
老年性便秘,大便幹結,排便困難,排便間隔達3~10天,伴有不同程度的口乾舌燥、腰酸腿軟、頭昏乏力、納少腹脹等表現。用百合蜂蜜治療,往往可獲滿意效果。 取百合50~60克(鮮者80~100克),蜂蜜20克。將幹百合浸泡4小時(鮮者無需浸泡)
-
治嘔吐驗方
生薑止嘔方:生薑5片,醋250克,紅糖50克,沸水沖泡10分鐘,頻頻飲服。適用於寒邪嘔吐者。 胃中素熱方:山梔仁(炒黑)10克,陳皮10克,竹茹5克,水煎300毫升,入薑汁15毫升,溫服。適用於胃中素熱、噁心嘔吐。 藿香安胃散:藿香10克
2017-03-07 10 -
山楂治病驗方
小兒消化不良:山楂(去核)、山藥、白糖各適量。將山楂、山藥洗淨蒸熟,冷後加白糖攪勻,壓成薄餅食之。適用于小兒脾虛久瀉、消化不良、食後腹脹、不思飲食等症。 肥胖:山楂、麥芽各30克,決明子15克,茶葉、荷葉各6克。先將山楂、麥芽、決明子置鍋
2017-03-07 12 -
呃逆砂仁驗方
呃逆一症無論何種原因引起,其病機總屬胃氣不降使然。臨床中單用砂仁治療呃逆,療效滿意。具體用法是:取砂仁適量,放入口中嚼爛成糊狀,緩緩咽下。病輕者當下即可止呃,病程長且頑固者,或症狀緩解後呃逆又起的,依前法治之,需多服幾次才能穩定。 考砂仁
-
胃痛的中醫治療
胃痛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病程較長,且易反復發作,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本病多見於西醫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等。中醫通過辨證論治,採取不同的方藥進行治療,療效較為可靠。茲介紹如下: 寒邪客胃型:寒邪內客於胃,胃陽被寒邪所遏而
-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中醫辨治偏方
慢性萎縮性胃炎,屬中醫“胃痞”、“胃脘痛”範疇。以心下痞塞,胸膈脹滿疼痛,觸之無形,按之柔軟,壓之無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筆者將慢性萎縮性胃炎分為以下5型辨治,獲得了滿意療效。 脾胃氣虛證(含虛寒證):症見胃脘隱痛,喜溫喜按,納食不消,食後痞
2017-03-07 12 -
分型治療便秘驗方
氣虛便秘:取白術50克,加水180毫升,煎煮40分鐘,然後用紗布過濾取汁,加蜂蜜60克,充分搖勻,一日內服完,每日一劑。 血虛便秘:取桑葚子、蜂蜜各60克,放入容器內,開水浸泡代茶飲,每日1劑。 陽虛便秘:麻仁20克(搗碎),肉蓯蓉15克
-
脾胃不好,可以喝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亦不只是甘溫以除熱,其于脾胃氣陰不足而致的虛證,適應範圍非常廣泛,用之得當,莫不效同桴鼓。誠如趙獻可所說:"後天脾土,非得先天之氣不行,此氣因勞而下陷于太陰,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故用升、柴以佐參、芪,是方所以補益後天中之先天也,
2017-03-07 21 -
妙方巧治初夏常見病——腹瀉
由於飲食、貪涼等因素的影響,夏季就成了感染性腹瀉的多發季節,因此防治腹瀉顯得更為重要。腹瀉又稱泄瀉,是由於脾胃功能障礙,脾虛濕盛,傳導失常而致的一種常見疾患,是指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或伴有黏液、膿血、未消化食物等。腹瀉嚴重者可造成胃腸分
-
妙方巧治大雪常見病——便秘
進入冬季,由於氣候乾燥、缺少運動,常吃火鍋和滋補類食品,纖維攝入萑對較少,導致便秘發病率升高。長期便秘可加重痔瘡、肛裂,引起腹脹、食欲不振、頭暈失眠等症,還是急性心肌梗塞等惡性事件的誘因。 以下偏方對便秘有效,可緩解患者的壓力和痛苦。 桂
-
治消化道出血方
組成:白及、大黃、龍骨、烏賊骨、三七、百合粉各等份。 功效:化瘀止血。 用法:研末沖服,每次服10~20克,日3次。 方解:本方君以白及、烏賊骨名曰烏及散,善治胃痛吞酸嘔血;臣以龍骨、三七,加強固澀止血之功;佐以大黃,以其善於通六腑
-
消化系統疾病驗方
反流性食道炎 丁香6克,麥冬30克,豬肚1個。洗淨豬肚,納上二藥於肚內,縫合後煮至豬肚爛熟,喝湯吃豬肚,分次吃完。每週1~2次。有健胃降逆,減輕反酸燒心的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 大黃100克,車前子30克,地榆20克。水煎3次後合併藥液,分
-
治胃腸炎方
1、蔥白適量,搗碎炒熱敷肚臍,用膠布固定。每日1~2次,連用數日。 2、吳茱萸20克研成細末,用醋調成膏,敷肚臍和兩腳湧泉穴。 3、鮮馬齒莧100克,綠豆50克,煎湯服用。每日1~2次,連用1周。 4、玉米芯80克,黃柏6克,乾薑10克。
-
腸易激綜合征驗方
吳茱萸50克,肉桂60克,廣木香80克,公丁香50克。將上藥研末混勻,取藥粉3~5克,取薑汁或蔥白汁調成糊狀(也可幹用)敷於臍部,用傷濕止痛膏覆蓋,用熱水袋濕敷30分鐘,24小時換藥1次,14天為1療程。
-
癌性胸腹水外治方
生川烏、生大黃、甘遂、白芷各20克,將上藥混合濃煎200毫升(每日用量),取上藥液和麵粉適量成濕潤餅狀,按積液部位大小敷於體表對應皮膚,妥貼固定,每天4小時,7天為一療程。持續1~3個療程。
2017-03-07 14 -
十種胃痛辨治經驗(上)
胃脘痛之病情,雖有虛、實、寒、熱或虛實並見、寒熱錯雜之殊,就其病因、病機推之,則可辨為氣滯、血瘀、寒凝、火鬱、食傷、停飲、中虛、津傷以及蟲積等不同。故治療時,必當辨證審因,相機立法,投以方藥,可得而治焉。氣滯胃痛胃脘部膨滿作痛,其痛串走無
-
陽虛便秘驗案
一人大便乾燥,二三年,每日晨起口水必有血,大便不規律,如羊屎狀,臉上長有痤瘡。舌淡苔薄,小便略頻,腳容易涼。前醫有以陰虛治,有以燥熱治,皆不效;後來找到筆者,處以:附子15克,肉蓯蓉15克,當歸15克,大黃8克,乾薑15克,肉桂12克,白
2017-03-07 48 -
萎縮性胃炎驗方
烏梅10克,白芍15克,沙參15克,麥冬15克,木蝴蝶6克,刺蝟皮6克,麥芽30克,甘草6克。日1劑,水煎服。胃脘脹痛,痛及兩脅,噯氣呃逆者,加佛手、香附、沒藥、青皮;胃脘疼痛部位固定,痛如針刺,舌質有瘀斑或瘀點,或胃鏡檢查有息肉增生者,
2017-03-07 19 -
抗震救災中止血驗方
1、一切損傷止血生肌。用鹽藏楊梅和核搗如泥,做成小塊收存。凡遇破傷,好以小塊研末敷塗,甚效。 2、止血生肌(治刀斧傷)。晚蠶蛾炒為末,敷塗傷處。 3、鎮心明目,止血生肌。用琥珀一兩、鱉甲一兩、京三一兩、延胡索半兩、沒藥半兩、大黃五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