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殖土元技術
飼養管理環節 1、飼料 土元屬雜食性動物,動物性飼料包括蚯蚓、蟋蟀、螻蛄及各種動物下腳料等;植物性飼料包括麥麩、米糠、餅粕、粉渣、豆腐渣、玉米、碎米及青菜葉、包菜葉、南瓜花、桑樹葉、瓜果皮等。 2、供水 夏季在飼養池內設幾個小水盆,供土
-
甘松的種植技術
在美國印第安甘松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植物,它的根聚集了香濃的氣味,它的根可用於各種醫藥用途。草藥醫生記錄,切羅基人喝甘松茶治療背痛,肖泥族人用它來治療氣痛、咳嗽、哮喘和胸痛。其他部落的人用這種茶幫助婦女加快分娩和減輕分娩的疼痛。據報導經常受
2017-03-07 51 -
菝葜的繁殖栽培
一種短柱肖菝葜的人工扡插繁殖方法,是在秋季剪取短柱肖菝葜枝條上部直徑4-8毫米的莖條至12-15釐米,上下切口間保留1-2個腋芽,泥漿或蠟水將切口封口,扡插於苗床中,覆蓋雜草,遮陰保墒。繁殖方法操作簡便、成本低廉,扡插後成活率高達60%
2017-03-07 16 -
四季青栽培技術
一、選地整地 應選向陽的、溫暖濕潤的氣候,土層深厚的肥沃的土壤栽培。 二、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和扡插繁殖。 1、種子繁殖 主要採用播種繁殖。種子成熟後採摘脫粒,播前把種子用稀鹽酸處理一下再播種。冬季選擇土質疏鬆、向陽的地方播下,用條播、
-
橄欖種植方法
橄欖種植在清明後進行(營養袋苗除冬季外,其他季節均可種植)。種植密度應根據土壤條件而定。一般畝種植20-30株為宜。種植前應開好穴並施足基肥。種植1-2年加強幼樹管理,施肥掌握勤施薄施原則。以速效水肥為主。嫁接苗種植3-4年後,可開花結
-
天麻高產要三新
1、新技術 新方法獲得新菌種。新方法是利用最新生物技術,對菌種進行脫毒處理,這是目前為止最先進的獲得菌種的方法。傳統的蜜環菌種,效果最好的當屬組織分離或孢子分離獲得的,一般的單位或個人多是使用購買的母種進行轉擴,所以,栽培效果不好。 2
-
夏剪棗樹六要點
1、疏除膛內過密的多年生枝和骨幹枝上萌生的新棗頭。凡位置不當、不計畫留做更新枝的,都要儘早疏除。 2、對偏冠樹缺枝或有空間的,可將膛內枝和徒長枝拉出來,填補空間,以調整偏冠,擴大結果部位。對整形期間的幼樹,可用木棍支撐、捆綁,也可用繩索
-
紅豆杉葉黃化的解決
苗木種植基地觀察在最近幾年來氣候和環境的影響。新種植紅豆杉葉黃化,不少地方開始選用紅豆杉作為園林綠化和行道樹種。生長不良。甚至成活幾年後的紅豆杉仍出現死亡的現象。 紅豆杉在有的地方,生長不良的原因,特別是長江流域以北地區呈現葉片黃化。據
2017-03-07 26 -
銀杏樹移植技術與經驗
苗圃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銀杏苗移栽注意一下幾點。 一、選苗 要求苗木健壯,根系發達,木質部發白,根皮略成紅色,與木質部緊密相貼。若根系變黑,即使樹幹呈綠色也可能早已死亡。作為行道樹應多選用實生苗或雄株,樹幹較直,樹形一致,分枝點在3米左
2017-03-07 39 -
黃芪的栽培技術
黃芪的施肥技巧 有的人認為黃芪是深根性植物,可以吸收土壤深層的養分,土壤表層施肥作用不大,而深層施肥事實上又做不到,所以黃芪栽培施肥的意義不大。這是一種誤解。實踐證明:合理施肥對加速黃芪生長有明顯作用,特別是施用磷鉀肥料,對增加產量,提
2017-03-07 10 -
芍藥栽培
芍藥的栽植時間以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為宜,栽植地點宜選背風向陽、土層深厚、地勢高燥之處。栽植前要進行土壤深翻(深30釐米以上),並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骨粉以及少量殺蟲藥劑,並覆上一薄層土,避免根直接與肥料接觸而造成爛根。 分栽時株叢不
-
百合摘花以及後期管理
百合適時摘花能減少植株對養分的消耗,促使地下球莖快速膨大,從而增加產量。但摘花時期要恰當,摘花過早,球莖未定型,影響產量;摘花過晚,花朵消耗養分過多,影響球莖品質。根據生產經驗,百合摘花的適宜時機是:當花蕾增大但未打開,由直立轉向低垂,
-
果園適栽藥材
據果園類型套栽 旱地果園只適合套栽耐旱藥材,如柴胡、黃芩、黃芪、知母等。水澆地可套栽較喜濕潤、不耐寒的元胡、附子、北沙參等。山區應套種喜濕、怕熱的黃連、黨參、麥冬、西洋參等。 根據樹種套栽 棗樹、柿樹等發芽較遲的果樹,可套栽喜光但有夏眠
2017-03-07 14 -
烏梅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梅的適應性較強,耐寒。喜溫暖濕潤氣候,需陽光充足,花期溫度對產量影響極大,低於-5-6℃或高於20℃對座果率有明顯影響,年平均氣溫16-23℃,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的地區最適宜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以疏鬆肥沃、土層
2017-03-07 16 -
紅參的種植栽培
紅參喜冷涼濕潤氣候,耐寒。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強光和高溫。對土壤選擇較嚴,適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植質的砂質壤土及壤土栽培。種子繁殖,分夏播、秋播和春播。夏播,7~8月果實成熟時,采下立即播種。秋播11月,春播在4月上、中旬。 播前先整地作畦
-
苦杏仁樹栽種技術
特性:適應性強,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鹽鹼。夏季在43.9℃高溫下,生長正常;在-40℃低溫可安全越冬。可栽種於平地或坡地。對土壤要求不嚴。 栽培技術 用種子或嫁接繁殖。種子繁殖:採摘成熟果實,搓去果肉,大粒每50kg出種子5-10kg
2017-03-07 36 -
土茯苓的栽種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乾旱和蔭蔽。砂質壤土或粘壤土均可栽培。用種子繁殖,播種期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條播法,按行距20cm開條溝,將種子均勻播下,覆土厚1cm左右,保持土壤濕潤。待苗高10cm左右移裁。按行、株距各25cm開穴,每穴栽1株
2017-03-07 15 -
南五味子種植技術
選種 種子的選擇五味子的種子最好在秋季收穫期間進行生穗選,選留果粒大、均勻一致的果穗作種用,單獨乾燥和保管。乾燥時切勿火烤、炕烘或鍋炒。可曬乾或陰乾,放通風乾燥處貯藏。 室外處理於結凍前將選作種用的果實,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漲起時搓去果肉。
2017-03-07 15 -
雞血藤栽培技術
多用播種繁殖,也有用扡插和分株繁殖者。播種繁殖,果熟期莢果由綠色變為黑褐色時應及時採收,否則莢果扭裂,種子易彈出散失。將收集的種子放在陽光下暴曬數日,乾燥後儲於密閉的容器內過冬。雞血藤種子屬硬皮種子類型,春播前要在溫水中浸種1~2天,軟
2017-03-07 17 -
蘆葦栽種技術
選用良種 良種有“鳳凰葦”鳳凰葦一般株高3-5米,高者達6米多,莖粗0.5-1釐米,沒有分枝,莖杆堅硬結實。 移植 蘆葦常用的移植方法有三種:一是分根移栽法,在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用鐵鍬在靠近葦苗處挖出長寬各15釐米,高20釐米左右
2017-03-0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