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懷孕初期吃這些食物易流產
懷孕了,作為孕媽咪的你在各方面都要注意一些,飲食也應格外講究一些,那麼到底那些不該吃呢,對胎兒又有何影響呢?你心裡一定要有個譜。孕婦懷孕初期不能吃的食物:1、 烹調時避免使用紅花油、葵花油2、 蝦、蟹蝦、蟹的荷爾蒙十分旺盛,對於懷孕而處於
2015-01-28 19 -
如何分辨生理和病理性黃疸?
小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兩種黃疸表現不同,治療的方法也不同。寶寶發病時,父母應認真觀察其症狀,以便就診時診斷結果更準確。 (1)生理性黃疸: 出現的時間多在生後2~4天,黃疸主要見於顏面、軀幹和鞏膜,比較淡,要在日光下才能
-
懷孕初期吃什麼好呢?推薦雞蛋類的兩個孕期食譜
一般我們說的孕期早期食譜就是女性朋友們懷孕的前三個月,這前三個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重視的話,很可能導致流產,小孩子的營養不良等,因此飲食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孕期早期食譜主要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介紹吧!懷孕初期吃什麼好?1、孕早期的
2015-02-01 14 -
黃疸患兒不宜吃哪些食物?
兒科黃疸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兩種。病理性黃疸不論何種原因,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其預後差,除可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外,嚴重的可引起死亡。預防黃疸惡化,跟飲食有很大關係,小兒黃疸在飲食方面有哪些食物不能吃呢? 龍眼肉:甘溫果品。《本草匯
-
准媽媽如何預防新生兒黃疸?
可能有的寶寶在一出生就會有新生兒黃疸,這時候媽媽們不要太著急。專家指出,預防新生兒黃疸要從孕期開始。孕期如何預防新生兒黃疸呢? 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
-
中醫對新生兒黃疸的分類
中醫對新生兒黃疸的分類 概述 中醫一般將黃疸分為陰黃和陽黃。 陽黃是熱毒實邪所為,其黃如桔色鮮明。陰黃為寒濕所致,其黃色晦暗。但臨床發現僅用陰黃、陽黃尚不能全面反映其複雜病情,所以臨床一般將小兒黃疸分為濕熱型、熱毒型、瘀滯型、脾
-
新生兒黃疸是怎樣產生的?
什麼是病理性黃疸? 由於新生兒生理的特殊性,新生兒在生命的早期經常出現“生理性黃疸”,這種黃疸一般出現在出生24小時後,在出生後2-4天即達到高峰,且在兩周內消失。這些新生兒除皮膚發黃外不存在尿色持續加深,大便顏色變淺等情況,且皮膚
2012-04-01 14 -
孕期需要哪些營養 孕期補充營養的食療方
懷孕期間准媽媽的營養很關鍵,那麼到底在孕期需要補充哪些營養才會讓媽媽和胎兒都健康成長呢?孕期准媽媽需要哪些營養適量補碘人體內2/3的碘存在於甲狀腺中,而甲狀腺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控制人體代謝,但甲狀腺受碘的制約,如果體內碘不足,就可能引起
2015-02-11 10 -
治療新生兒黃疸有哪些方法
病因病機 病因為感受濕熱之邪,或寒濕阻滯,或瘀積發黃。孕母受濕熱傳於胎兒;或小兒產時、生後感受濕熱邪毒。濕熱之邪未能輸化,鬱結於裡,薰蒸肝膽,以致膽汁外泄,而致皮膚面目發黃;因黃色鮮明,常伴熱象,故屬陽黃之候。若由於小兒體稟脾陽虛弱
-
病理性黃疸應及時送醫治療
生理性黃疸 不需治療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一種現象。 診斷: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尿稍黃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黃,2-3周消退,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
-
孕期該如何正確飲食 孕媽應該多吃這些食物
對於孕婦來說,任何時候都是重要的階段,身體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胎兒發育,所以在飲食方面也要萬萬小心,即使你認為吃的很好也需要調整你的飲食,因為總有一些東西你是沒有注意到的。孕期孕媽媽該如何調整飲食孕婦需要的額外營養幾乎所有的孕婦都需要攝取
-
家長怎麼判斷黃疸的類型
1,黃疸出現的時間 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出生後3天左右出現,少數在生後第二天起就看到皮膚輕微發黃,或延遲到生後5天出現。以後逐漸加重,通常於黃疸出現後第2—3天最明顯。 病理性黃疸:黃疸出現早,常在生後24小時內出現。如果一個新生兒
-
孕期營養飲食有哪些原則 適合孕期吃的食療推薦
通常孕期應多食用維生素以及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例如豆類、瘦肉、雞蛋等,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堅持每日飲用牛奶,補充足夠的糖類和蛋白質。水果中鈣、鐵、鋅的含量也十分充足,也可以多吃不同種類的水果。除了以上提到的食物,動物肝臟、綠葉蔬菜都是滿
-
新生兒黃疸的食療法
中藥方 方劑1:金錢草15g,梔子6g,茵陳9g,甘草3g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 方劑2:茵陳、茯苓各20g,梔子、白術各15g,木通5g 制用法:水煎服。大便幹結者去除白術,加大黃5g,枳實5g;發熱煩躁,舌
-
孕期該如何健康飲食 孕期健康飲食的七大原則
有些孕婦認為要多吃,才能給寶寶更充足的營養,所以媽媽吃宵夜因而體重過重沒關係。但根據調查果發現,這二者並不相等,因為在懷孕末期有高達85%的孕婦都過胖,卻有94%的胎兒,體重都沒有相對增加。而媽媽因攝取過多的熱量,造成母體過胖,可能會導致
2015-03-15 10 -
什麼是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出生後2-3天起,皮膚會出現輕度黃染,眼的鞏膜也發黃,這種黃疸在出生後第4-6天達到高峰,以後逐漸減退,直到消失。這種現象在多數新生兒都會發生,而且黃疸的程度都不太重,其血膽紅素小於12mg/L, 不會給小兒帶來不適和異常,故稱
-
孕早期經常嘔吐怎麼辦 這些食療偏方緩解孕吐
孕媽咪在懷孕一個半月左右,常出現一些反應,如疲倦、頭暈、偏食、厭食、嘔吐等等,其實輕度的嘔吐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在3個月左右就會自然消失,所以你不要過分緊張,只要注意調節飲食,並以簡單易消化為原則,儘量從食物中吸收營養。下面的幾個功能表
-
孕媽飲食需要補充4種營養 准媽適合常吃的菜推薦
總是餓、飯量大——是許多孕婦的真實感受。的確,胎兒生長發育需要的所有營養,都需要母體供給。所以,孕婦的營養攝入是否充足,不但關係到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決定了胎兒是否能在媽媽腹中健康成長。細細數來,孕婦需要補充的營養有5大類,每種都不能少哦。
-
如何辨別生理性與病理性黃疸
新生兒出現的黃疸,絕大多數屬於“生理性黃疸”,意思是說,這種黃疸是新生兒理當出現的,嬰兒本身並沒有毛病。 然而,生理性黃疸是如何產生的呢? 人體血液中的紅血球死亡之後,所產生的膽紅素經由肝臟排泄到腸道內,這是自然的過程。 如果紅
-
新生兒黃疸是由什麼引起的
1、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現象,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後,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