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模式有效增強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有“333”的模式,建議年輕父母每天堅持做: 1、每天親子交流3分鐘; 2、每天擁抱孩子30秒; 3、每天親子陪伴(做遊戲、講故事、親子閱讀)30分鐘。 堅持做,孩子一定會陽光成長。 如果爸爸也很忙,總是晚歸,建議買一
2012-05-17 22 -
家庭教育老師也不可干預?
報載,有位小學生放學回家時,攙扶一位老人過馬路,不料老人被一騎車醉漢撞傷,孩子又護送她到醫院,掏自己的零用錢給老人看了傷。孩子因回家遲了,受到父母的“審問”。從實“招”來後,想不到孩子的義舉換來的不是肯定和讚揚,而是其父的咆哮外加兩記耳
-
媽媽應當知道的親子溝通方式
關於親子溝通的理論有很多,在許多教父母如何如何的書中都會提到。從幼兒的心理學角度上讓家長認識妻子溝通的重要性。幫助父母成為一個真正的父母。但是理論總是理論,說的很好,但是在實際行動中能夠達到預想的效果就沒那麼容易了。 讓寶寶“多參與”
2012-05-22 16 -
為什麼孩子會說謊 是說明教養不好嗎?
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懂事了,不再是個小寶寶了,所以孩子們應該很明白自己說的話是事實還是謊言。 其實不然!事實上,說謊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其實,5歲以下的孩子常常說大話,
-
孩子適量吃糖果患慢性病風險更低
初為父母的80後該如何教育子女呢?據美國“解密”網報導,下面一些做法可讓孩子受益無窮。 與孩子爭吵。 在80後的印象中,父母總是擺出一副“我是老闆”的姿態,不容許犯錯的子女做任何辯護,但是他們卻願意和孩子“爭吵”。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
-
防齲齒,要從胎兒抓起!
齲齒是指牙齒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其硬組織出現無機物脫礦、有機物破壞,而形成洞穴的狀態。目前臨床兒童乳牙患齲率高達70%-80%。而據國內一家醫院所做的調查顯示,能在孩子一歲前就為其進行口腔清潔的父母不到20%,而能在孩子成長發育期定期
-
父母不應該讓寶寶看到的4大惡習
孩子的觀察力和認識能力是很強的,往往超出大人的想像範圍。而父母對於孩子一生的影響都是重大的,所以父母的言行舉動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發展,如果父母從來都不考慮孩子的感受一味的孤行,就很容易使孩子產生一些心理上的陰影,所以為了孩子的更健康
-
父母最令孩子反感6大行為
每一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每一個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教育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由於一些家長在教育方法上的欠缺或不當,使得自己的教育不僅沒有效果反而產生了負面效應,引起了孩子的反感,這樣的事情是可悲的。為了讓我們的家長不再“好心沒有好結果
2012-05-03 11 -
怎樣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
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寶寶是每個家長的心願。要怎麼才能夠培養出一個比較自信的寶寶呢,有的家長就會覺得在平時生活中多多誇獎,對讚美他,這樣就會增加他的自信。真是這樣嗎,那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自信也是孩子在成長中的一個重要飛品質。現在的社
-
胎兒大腦發育與飲食
嬰兒腦的發育有賴於神經膠質細胞,營養不良的嬰兒腦細胞數減少,致使低體重嬰兒的嬰兒期死亡率和腦癱發生率高於正常體重嬰兒,所以准媽媽的飲食合理搭配、合理攝入營養可以在預防孩子的智力低下、腦癱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孕婦的飲食不在量多,而在於均衡,保
-
寶寶“週一綜合症”爸媽巧應對
孩子在假期結束時也會無精打采,是什麼原因呢?難道高速的現代生活也讓孩子累了?扭轉孩子週一綜合症,到底得從生活安排上著手調整。家長務必學習一下:如何讓孩子的假期歡樂但是又不至於到了週一打不起精神。 案例: 小米媽媽最近十分煩惱,小米上
-
五個技巧培養出氣質女孩
很多父母都認為女孩乖巧可愛、聽話懂事,在教養方面應該更省心一些,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女孩的敏感、脆弱,有時反而會使教育無從下手。面對女孩男孩從出生就具有的差異,在教育方式上當然也會存在不同。 女孩與男孩存在著差異 從媽媽受孕的那天開始
-
女強人媽媽當心教出笨小孩
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孩子來到諮詢中心,她為了兒子的事情而焦慮不安,看見別人的小孩活潑可愛,真是羡慕極了,說自己的小孩喜歡安靜,顯得靦腆而膽小。小孩的確膽小,看著陌生的諮詢人員,顯得很不自在。 “我的孩子回家後就呆在家裡看電視,玩遊戲,玩玩
-
寶寶學東西越快越好嗎?
我們經常會以成人的標準去衡量寶寶,因為我們的經驗都是來自記事以後,在我們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關於如何生活的記憶並不多。我們總會認為孩子學東西越快越好,其實有些事情是這樣的,但是有些卻也不是,比如說學走路這件事情。 有人曾提出過“不要太
-
4大策略幫你塑造好爸爸形象
當一個稱職的好爸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時工作忙碌要賺錢養家,回家還有當好老公,好爸爸,真的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可是這並不能落下你對孩子的愛,對於孩子的愛並不是用金錢可以買得到的,下面給你介紹的4個策略,幫你塑造“好爸爸”的形象。
2012-04-12 12 -
孩子有壞習慣怎麼辦?讓寶寶告別壞習慣切忌打罵
1、 不要打罵孩子。 當家長發現孩子的壞習慣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對著孩子大喊大叫,以示問題的嚴重性,更嚴重的會對孩子大打出手,想以此來告誡孩子下不為例。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因為越是這樣,孩子的心理對這個問題的重視度越高,越感興趣,而且
2012-04-18 10 -
父母愛做的11件“蠢事”
1.孩子想要玩泥巴,我們說:太髒了,不許玩! 注解:剝奪了孩子玩的權利,掐滅了孩子玩的天性,阻斷了孩子對事物的認知,縮小了孩子的探索空間 2.孩子想自己吃飯,我們說:搞得到處是;飯都冷了……媽媽喂! 注解:孩子的自主意識、孩子的動
-
寶寶成長最需要的教育
寶寶成長,也是適應社會的過程,在成長過程中會有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也正是寶寶成長的各種需求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你知道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的頭腦需要輸進什麼嗎?教育心理學家列出了下列7項: 1、語言教育,孩子需要學習語言 嬰孩一出
-
父母要給孩子一本“安全手冊”
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政府教育部門特別為兒童製作了一輯主題為“不要開門!”的專題節目:一男性工作人員,喬裝成送貨員,帶著大堆禮物與五彩繽紛的氣球,到一些父母不在家、孩子“獨守空房”的家庭造訪(事先已得到父母的同意)。結果顯示,半數孩子表現
-
讓孩子報興趣班 家長慎勿進誤區
誤區1:只重結果,忽視過程 學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學會了哪支曲子;學畫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畫了一幅完整的畫;學珠心算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學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學會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結果,無論是給孩子還是給老師都帶
2012-01-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