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的責備讓孩子焦慮不安
孩子最不愛聽的100句話之“你以為你還小” “不要關燈,很黑呀!”蘭心才把燈關上,兒子張望就哭了起來。近來,蘭心發現,已經兩歲半的兒子似乎特別怕黑,睡覺時死活不讓熄燈,有時半夜醒來發現燈關了就哭。“我們家張望以前不是這樣的,半年前就可以自
2009-04-30 7 -
心理學家三金句教您解心煩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遇到煩心的事首先要靠自己化解,這樣才能擁有樂觀的心態。心理專家教您遇到煩惱事,不妨學說三句話: 第一句:不要緊。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對自己說“不要緊”,因為積極樂觀的態度是解決和戰勝任何困難的第一步。
2009-04-30 7 -
女性互相訴苦無益解決問題
近日,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女性朋友之間苦水倒得過多的話,對於解決問題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甚至會導致焦慮和抑鬱等情緒問題的產生。 美國密蘇里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用“共同反芻”形容過分沉迷和討論同一個問題的行為。心理學家表示,這種行為在女性特別是
2009-04-30 4 -
家居健康的18個細節
時尚永遠不會被人們遺棄,健康當然更不會,在您為自己精心選擇、裝扮溫馨的家中,健康細節一定不要忽視,否則真就變成“看上去很美了!”請一定留意以下18個健康細節! 1、衛生間太潮易得病 潮濕的衛生間容易使真菌滋生、繁殖,誘發呼吸道疾病。所
2009-04-30 6 -
室內燈光五顏六色有危害
近年來,不少家庭在選用燈具和光源時往往忽視合理的採光需要,把燈光設計成五顏六色,以求浪漫和豪華。殊不知,五顏六色的燈光除對人視力危害甚大外,還會干擾大腦中樞高級神經的功能。光污染對嬰幼兒及兒童影響更大,較強的光線會削弱嬰幼兒的視力,影響兒
2009-04-30 7 -
把握好零食時間才更健康
面對零食,家長們總是很無奈:不給吃,孩子饞得慌;給吃,又怕影響食欲,弄不好還可能營養不良。近日,美國飲食協會專家指出,兒童適當吃零食,對生長發育很有好處。 營養專家告訴記者,應該提倡孩子適當吃零食。因為正餐無法供給兒童所需的全部營養,比如
2009-04-30 4 -
你真的需要多睡一小時嗎?
如果被問及是否想有更多的時間睡眠,多數人會持肯定的回答。這是否意味著他們的睡眠不足呢?顯然期盼更多小睡的願望,再聯繫我們的父輩睡眠時間更長這一常被重複的斷言,都太容易讓人得出下述結論:人們似乎普遍患上了慢性睡眠剝奪症。 更令人擔憂的是近
2009-04-30 8 -
細數讓大腦不生銹的六招
“大腦產生觀念,觀念產生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又改變大腦”,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道出了大腦塑造的迴圈規律。臺灣《康健》雜誌4月刊就撰文稱,大腦是不是能發光發熱,關鍵在於你自己。現在就教你6個讓大腦不生銹的方法。 大腦
2009-04-30 6 -
職場新人要踢破四道門檻
初涉職場,第一步要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評估。這種自我評估包括準確評價自己的技能、專長、經歷方面的優勢。當然,准職場新人的經歷可能會欠缺,但是技能、專長一定要心中有數。 相比其他人,你的專長、優勢可能不那麼明顯,但是將自身跟自身比較,你就會
2009-04-30 6 -
找尋職場人生的“熱情原點”
職場不是人生的牢籠,我們日復一日工作,並不是為了要把自己關進一個安全、溫飽的籠子裡。在職場上,熱情很重要,但是也別把熱情想得太輕易美好,因為,熱情畢竟只是探索職場人生的起點而已,過程還充滿著各種試煉。 熱情會隨著年歲長大,時時在你心中召
2009-04-30 6 -
體育運動能提高孩子注意力
美國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讓孩子參加體育活動能幫助他們在學習時集中注意力。 美國伊利諾大學的科研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神經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研究中發現,每當參加完體育活動後,孩子們學習時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而且學習成績也會更好。這些體育活
2009-04-30 4 -
孩子生來並不是一張白紙
與對智商的影響相比,遺傳力對人格的影響更令人吃驚。研究結果表明,人的幸福感中的穩定部分,遺傳力的決定占到80%左右;對於體育、旅遊、宗教活動等的興趣,遺傳力的影響大約為45%左右。正因為如此,美國的心理學家大衛·科恩博士認為,那種“父母應
2009-04-30 8 -
五招讓哭鬧寶寶靜下來
研究表明,約有一半的新生兒一天之中哭鬧的時間超過兩個小時,有五分之一的新生兒無休止的號啕大哭反復發作,常常令初為人父母的爸爸媽媽束手無策。更為嚴重的是,新生兒的持續啼哭聲易導致產婦產生疲勞感和絕望感而患上產後憂鬱症,對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
2009-04-30 6 -
讓寶寶愛上吃飯有高招
有的孩子不愛吃飯,一到吃飯時間,寶寶就和爸爸媽媽展開拉鋸戰。如何讓寶寶愛上吃飯?請看專家支招—— 和寶寶一起做飯 帶寶寶一起去菜市場買菜,教他/她認識各種各樣鮮活的蔬菜、家禽;請寶寶幫忙提一把青菜回家;給寶寶一張小板凳,讓他/她坐在廚房裡
2009-04-30 7 -
愛吃“魚”的寶寶更聰明
魚肉富含的蛋白質,可以幫助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生長發育,生病或身體有傷口的時候,也可以幫助復原及癒合。而且魚肉的蛋白質、肌纖維構造比較短、結締組織也比較少,所以魚肉吃起來較其他畜肉細緻嫩滑,也較容易消化,非常適合幼兒食用。魚類所含的脂肪比畜
2009-04-3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