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治療膿包瘡
膿包瘡俗稱“黃水瘡”,是—種常見的化膿性皮膚病。多見於夏秋季,好發于兒童,多數發生在顏面、口周、鼻孔周圍及四肢,多繼發於痱子、濕疹等。 (—)膿胞瘡患者的注意事項: 1.注意清潔衛生,保護皮膚完整,及時處理小傷口。 2.膿包瘡患
2011-02-20 6 -
膿皰瘡的症狀
膿皰瘡又叫傳染性膿痂疹,俗稱黃水瘡。它是由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皮膚病。它具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的特點,在兒童中容易廣為流行。 膿皰瘡常發于炎熱季節尤以7~9月份發病較高,家長在此期間應多注意孩子皮膚暴
2011-02-20 8 -
預防膿皰瘡需要注意什麼
膿皰瘡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一般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嬰幼兒及兒童最易感染,常發於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主要症狀為膿皰,皰壁薄如紙,破了後會流水結痂,並向周圍蔓延引發新的膿皰瘡。此病以預防為主,注意環境及個人衛
2011-02-20 5 -
膿皰瘡發病有哪些原因
膿皰瘡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具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感染的特性,易在兒童中流行。夏、秋季節氣溫高、濕度大,皮膚浸漬等,都易使病菌侵入皮膚繁殖,為促發膿皰瘡創造有利條件。 會引發膿皰瘡的病菌原因主要是凝固酶陽性的金
2011-02-20 2 -
長膿皰瘡要及早隔離
夏秋季(主要7月8月9月三月)各類皮膚病高發季節,由於氣溫高濕度大人體容易出汗,很容易激發細菌真菌感染,有些本身比較胖或者有糖尿病貧血等,抵抗力差人也容易暴發皮膚病。 據介紹從皮膚病形成原因來分,可分為細菌感染真菌感染動物昆蟲感染和
2011-02-20 4 -
膿包瘡的特徵及治療
膿皰瘡俗稱“黃水瘡”,在夏天是兒童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由於夏秋季節氣溫高,濕度大,利於細菌繁殖,且兒童皮膚細嫩,喜搔抓,破皮後感染即可形成膿皰瘡。其特徵為發生丘疹、水皰或膿皰,易破潰而結成膿痂。系接觸傳染,蔓延迅速,可在兒童中流行。它具
2011-02-20 26 -
膿包瘡的飲食治療法
膿胞瘡屬中醫“黃水瘡”、“膿窩瘡”範疇,多為夏、秋季節暑濕邪毒侵襲,氣機不暢,疏泄障礙,薰蒸皮膚所為.當以清熱解毒、祛暑利濕為治。膿胞瘡無全身症狀者,單純外治即可,伴有全身症狀及併發症者,須予全身治療。對反復發作者,應注意增強體質,可
2011-02-20 11 -
膿包瘡的詳解
膿皰瘡(皮膚性病科),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具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感染的特性,易在兒童中流行。病原菌主要為凝固梅陽性 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單獨或混合感染。夏、秋季節氣溫高、濕度大,皮膚浸漬等,都易
2011-02-20 23 -
膿皰瘡和毛囊炎
細菌感染類皮膚病以膿皰瘡(又稱黃水瘡)最多,膿皰瘡是兒童、嬰幼兒夏秋季最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大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或二者的混合感染所引起,好發於暴露部位,如面部、頸部和四肢。病程不定,有時可綿延數周或數月。膿皰瘡的傳染性
2011-02-20 7 -
身上長膿包瘡能洗澡嗎?
身上長膿包瘡能洗澡嗎? 回答是肯定的,膿包瘡的基本治療方法中,其中有一項注意便是要勤洗澡,因此身上長膿包瘡是能洗澡的。 膿包瘡俗稱黃水瘡,是炎炎夏日最易發的皮膚病,具有接觸傳染的特點,通過接觸相互傳染。膿包瘡夏天易在兒童中流行,所
2011-02-20 41 -
小兒膿包瘡的飲食療法
小兒膿包瘡是常見的化膿性傳染性皮膚病,兒童尤為多見,好發于夏秋季節。由於其傳染性強,故易在托兒所、幼稚園及家庭中傳播流行。小兒膿胞瘡的致病菌絕大多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極少數由鏈球菌引起,亦可由兩種細菌混合感染而成。 小兒膿胞瘡屬中醫
2011-02-20 9 -
注意帶狀皰疹偷偷襲擊
專家提醒大家,帶狀皰疹如果不加以積極預防、治療,會對病人造成較大的危害,甚至出現嚴重的後遺症,極大地影響生活品質。帶狀皰疹俗稱“腰纏火丹”、“蛇盤瘡”等,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 據介紹,感染帶狀皰疹毒後抵抗
2011-02-20 3 -
如何預防小孩“膿皰瘡”
膿皰瘡是小兒時期最容易得的一種皮膚病,尤其在夏秋季節。本病常發生在6歲以下的兒童,以1~2歲最多。此病傳染性強,特別在托兒所、幼稚園等小朋友集中的地方,一個得病,互相傳染。家長若及早發現,及時隔離治療,可在一周內治癒;若不重視,家長隨便
2011-02-20 5 -
針對膿皰瘡病人瘙癢的應該怎麼護理
膿皰瘡是多發生在氣溫高、濕度大的夏秋季節,易在兒童中發生流行,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皮膚病。治療原則是消除有關病因,爭取早期治療。護理要點是注意局部清潔,保護創面,以免擴散。常見護理問題之一舒適的改變:瘙癢
2011-02-20 8 -
惹上蕁麻疹的10大“元兇”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鬼風疙瘩”,是一種最常見且易反復發作的皮膚病。患者常先感到瘙癢,隨即皮膚出現隆起的風團,數小時後自行消退。風團常會反復發生,部位不固定,形態大小不一。有的還伴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胸悶、頭痛、心慌等症狀,甚
2011-02-20 5 -
慢性蕁麻疹與自身免疫有關
在皮膚科門診中,經常有一些患者說自己患慢性蕁麻疹數年或十幾年,雖經多家醫院數名皮膚科醫生的常規治療,卻收效甚微,常反復發作。風團、紅斑、瘙癢、抓痕等病痛的折磨使他們苦不堪言,也令接診的臨床醫生感到棘手。經血清免疫學檢查,發現其中有不少
2011-02-20 6 -
蕁麻疹也有“心腹”之患
星期天,李志帶了禮物來到女友劉麗家,這是他第一次上她家。對這次“面試”,他心中忐忑不安。劉麗母親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招待李志,其中主菜是幾款海鮮。席間,劉母不斷往李志碗裡夾菜,白灼蝦、蒸蟹、扇貝堆了滿滿一碗。面對未來岳母的熱情,李志卻
2011-02-20 8 -
地震來臨時,什麼時候關火?
大地震時,也會有不能依賴消防車來滅火的情形。因此,我們每個人關火、滅火的這種努力,是能否將地震災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從平時就養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關火的習慣吧。 為了不使火災釀成大禍,家裡人自不用說,左鄰右舍之間互相幫助,
2011-02-20 6 -
戶外避震注意事項
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麼的心理。身邊的門柱、牆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 在1987年日本宮城縣海底地震時,由於水泥預製板牆、門柱的倒塌,曾經造成過多人
2011-02-20 8 -
遭遇地震如何正確逃生?
一旦地震後,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逃生,但至於怎麼科學逃生自救,還得聽專家的。地震局官員介紹說,萬一地震,身處不同場所就得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奪門而逃是最不明智的選擇,除非你住在平房裡,在短短幾秒鐘內能跑到安全地帶。否則,最好就地避震,等
2011-02-2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