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期保健的目的是
說起青春的保健,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瞭解,特別是在心理方面的保健需要,經歷過之後也擔心自己的孩子,那麼青春保健的目的是什麼呢?大家一起瞭解看看吧。 青春期保健目的 第一,能夠及時發現影響健康的認知上的不足,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認知
2012-12-16 14 -
腦出血怎麼全面護理方法
腦出血又稱腦溢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 休息、活動指導 1.急性期應絕對臥床休息(4-6周)不宜長途運送及過多的搬動,翻身時應保護頭部,動作輕柔得體,以免加重出血。 2.神志不清,躁動及合併精神症狀者,加護欄並適當約束,防
2012-12-16 7 -
哪些生活因素會導致腦出血
汗液蒸發是人體散熱的三種方式之一,在氣溫超過35攝氏度時,更成為唯一的方式。當水分大量流失而補充不及時,血液便會濃縮造成血小板聚集,極易在腦血管內膜的破損表面形成血栓,阻礙腦血液迴圈,導致缺血性中風。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在單純高溫
2012-12-16 6 -
哪些疾病導致嗅覺失靈
和人體很多器官一樣,嗅覺同樣會隨年齡增長而減退。由於這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所以通常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但事實上,除了正常衰退,有些可能也預示著疾病,不能掉以輕心。 曾經有一位70歲的老先生來看病,唯一的症狀就是前一天午覺後嗅覺突然消
2012-12-16 14 -
糖尿病為什麼不會腦出血
糖尿病性腦血管病是很少發生腦出血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是因為糖尿病本身的關係使病人容易凝血而不出現腦出血 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易呈高粘、高滯、高凝傾向,紅細胞聚集性增強,紅細胞變形能力減弱,血小板凝聚功能增強,從而引起全血粘度增高,
2012-12-16 4 -
腦出血和腦梗塞怎麼區別診斷
腦出血和腦梗塞性質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因此需及早明確診斷。在沒有條件進行CT或核磁共振檢查的情況下,可按以下幾點鑒別: 1.腦出血病人多有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病史,而腦梗塞病人多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心臟病史。 2.腦出血多在情緒激
2012-12-16 8 -
哪些晨練方式會導致腦出血
李奶奶所在的城市屬於丘陵地區,海拔近千米的烈士塔是這個城市的最高點,要登上烈士塔,需爬100多級臺階,對人來說,既是體力的鍛煉,也是耐力考驗,這也是李奶奶和眾多老人選准每天早晨5點準時趕到烈士塔頂鍛煉的原因。然而,這天早晨,當李奶奶登
2012-12-16 5 -
走路讓老人的心理更健康
研究人員指出,成年人如果按這種方法運動32周,其耐力、活力和心理健康狀況均會得到顯著改善。 研究人員把200名42歲至75歲成年人隨機分成對照組和運動組,運動組成員除走路外,每4周還參加一次兩小時的運動課。 研究結果顯示,32周後
2012-12-16 13 -
心理問題對老人的健康有哪些影響
據心理專家介紹,老年人一般只關注身體健康,而對心態健康並不在意。離退休前後生活的急劇變化和大腦功能的退化,使85%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27%的人有明顯的焦慮、憂鬱等心理障礙,0.34%的人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狀,0.
2012-12-16 9 -
老年人為何愛嘮叨
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到了老年可能會嚕蘇起來;一個一向好言語的人,老來更會翻來覆去說個沒完。為什麼有些人一進入老年期就很容易嘮叨呢?這是由於生理上特別是大腦組織的衰退,而引起的一種變化。當事者首先受到影響的,常常是近事記憶的減退,表現為“
2012-12-16 6 -
老人為什麼會有厭世心理
每個人在經歷世間的風風雨雨之後,都要跨入人生的暮年。勞累了一生,誰不想在自己生命的最後階段充分享受一下生活的樂趣呢?然而,不幸的是,有些老年人迫於各種壓力,卻厭惡人世,視餘生為畏途,心理處於極度壓抑、消沉甚至絕望的狀態。 老人產生厭
2012-12-16 16 -
老人愛垂釣有哪些好處
垂釣是一項很好的有益於健康長壽的戶外運動,釣魚產生出的魅力也正在於此。 曠野的萬千變化,荷塘的芙蓉花香,野草的陣陣芬芳,沁人肺腑的清新空氣,柔和的陽光等等,對人的身體大有好處。即使是驕陽似火的夏天,也是可以垂釣的,並且能鍛煉人同大自
2012-12-16 8 -
老人的心理要如何養生
善良 善良是心理養生的營養素。心存善良,就會以他人之樂為樂,扶貧幫困;心存善良,就會與人為善,樂於友好相處,心中就常有愉悅之感;心存善良,就會光明磊落,樂於對人敞開心扉,心中輕鬆。心存善良的人,會始終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狀態。 寬容
2012-12-16 10 -
怎樣利用音樂療法治療老人的心理疾病
音樂療法屬心理治療方法之一,是利用音樂促進健康,特別可作為消除心身障礙的輔助手段。根據心身障礙的具體情況,可以適當選擇音樂欣賞、獨唱、合唱、器樂演奏、作曲、舞蹈、音樂比賽等形式。心理治療家認為,音樂能改善心理狀態。通過音樂這一媒介,可以
2012-12-16 9 -
悲觀情緒對老人的睡眠有哪些影響
在醫院門診經常可以見到老年人因苦於失眠而求醫。有人自訴一夜要醒七八次;或淩晨三四點鐘後就再也睡不著;或躺下似睡非睡直到天明。因此而致老年人憂心忡忡,精神壓抑。一般說來,這並不是病態,而是由於人到老年後,睡眠方式有所改變的原因。老年人的睡
2012-12-16 9 -
退休老人怎樣應對心理落差
為什麼退休老人會出現這些反常情況呢?記者採訪了老年問題研究專家李培陽老師。李老師說,退休老人如果能在退休前就做好心理準備,就會更容易接受社會角色的變化,也就不會產生失落感和孤獨感,也不會有反常的行為發生。從事文字工作的鄭老退休後,不但
2012-12-16 4 -
老年人怎樣保持愉快的心情
老年人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應在生活中注意以下幾點哦! 眼花耳聾時,應及時配戴眼鏡和助聽器,這樣有助於人際交往和處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身邊要帶上紙和筆,以便及時將自己所想到的或要做的事情記錄下來,以免遺忘;可使用手杖,以保持身體的平衡。
2012-12-16 6 -
老人哭笑無常是怎麼回事
哭和笑都是人的內心活動的外部表現。所謂“喜形於色”和“傷心流淚”,這些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動的反映。 假若一個人遇到傷心的事情不哭,高興的事情不笑.甚至無動於衷、毫無表情,那麼,他就無法向外界表達自己的感情了。但是表達感情要適度,要區別
2012-12-16 21 -
保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8個原則
專家們總結八條保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原則: 1.自我實現的需要。滿足老年人自我實現需要,防止老年人心理老化、空虛和無聊、保持一顆好奇心、積極、向上的心理。 2.幫助老人樹立積極的生活觀念,以最大的熱情擁抱生活。一位心理學家說過:“感
2012-12-16 12 -
難得高夀不如天天高興
有一個富有哲理的寓言: 有四位老人懷著不同的願望去朝拜神仙,他們風餐露宿,翻山越嶺,不畏險阻,不怕困難,誠心終於感動了神仙,於是神仙接見了他們。 神仙問,你們千里迢迢,來到仙界,有什麼心願要實現? 老者甲說,他一生貧窮,但求有錢
2012-12-1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