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士湯
【別名】幹地黃湯【處方】伏龍肝(雞子大)2枚,桂心1兩,乾薑1兩,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兩,芍藥1兩,白芷1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兩,阿膠的功效與作用1兩,芎?1兩,細辛半兩,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2兩,吳茱萸2升。【功能主治】吐血,衄血。【用法
2017-03-04 8 -
槐枝八仙散
【處方】新槐枝(取東引者5握,細銼,對本人秤重)1兩半,生幹地黃1兩,地骨皮1兩,梧桐律1兩,莽草1兩,細辛(去苗)半兩,青鹽2錢半,乳香2錢半(另研)。【制法】上除槐枝、乳香、青鹽外,同為細末,另外槐枝、乳香、青鹽攪勻停,分作8服。【功
2017-03-04 9 -
蒿豉丹
【處方】青蒿(5月5日采)、艾葉的功效與作用各等分。【制法】上同豆豉搗作餅,曬乾。【功能主治】赤白痢下。【用法用量】每用1餅,以水1盞半煎服。【摘錄】《本草綱目》卷十五引《聖濟總錄》
2017-03-04 5 -
肝失血養型疣
治療方法:宜用絲藥線齊根系緊,七日後其患自落,以珍珠散摻之,其疤自收;珍珠散。 證候表現:初起如赤豆大,枯點微高,日久破裂,趲出筋頭,縫松枯槁,多生胸乳間。 療法:宜用絲藥線齊根系緊,七日後其患自落,以珍珠散摻之,其疤自收。 宜忌:兼戒
2017-03-04 14 -
化酒飲子
【處方】黃連的功效與作用(焙乾)。【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酒毒便血。【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溫酒送下。【摘錄】《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吳氏集驗方》
2017-03-04 7 -
肝燥腎虛型疣
治療方法:地黃丸。 病因病機:立齋曰:疣屬肝膽經風熱血燥,或怒動肝火,或肝客淫氣所致。蓋肝熱水涸,腎氣不榮。 證候表現:故精亡而筋攣也。 治則治法:宜以地黃丸滋腎水以生肝血為善。 處方:地黃丸。 治驗:府庠朱宏仁,年二十,右手背近中指患
2017-03-04 25 -
鎖肛痣的病證論治與預防
一、內治法 1、濕熱痰濁瘀結大便帶血,血色暗紅,或帶粘液,便次增多,肛門墜脹,裡急後重;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濕熱痰濁蘊於腸道而不散則發為腫塊;熱傷血絡則大便帶血,濕熱為患則血色暗紅;日久血肉腐敗,則滲流膿血粘液;濕熱痰濁內
2017-03-04 10 -
回生續命丹
《跌損妙方》:回生續命丹【處方】川烏2錢,草烏2錢,自然銅2兩,地龍4錢,烏藥4錢,青皮4錢,禹餘糧(醋的功效與作用淬)4錢。【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筋骨斷折,疼痛不止。【用法用量】每用2錢。【摘錄】《跌損妙方》《外科百效》卷五:回
2017-03-04 29 -
息肉痣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本病以外治和手術治療為主,如伴出血,或多發性息肉者,可配合內治法。 一、內治法 1、熱傷腸絡大便帶血或滴血,色鮮紅,息肉表面糜爛充血或有滲血,大便時脫出或不脫出肛外;舌紅,苔黃,脈數。 辨證分析:濕熱濁氣內結,氣血壅滯,經絡不暢,發為息
2017-03-04 14 -
花丁散
【處方】紫花地丁的功效與作用1兩,蟬蛻1兩,貫眾1兩,丁香2錢,乳香2錢。【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疔瘡毒氣入腹,昏悶不食。【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溫酒下。【摘錄】方出《準繩·瘍醫》卷二,名見《洞天奧旨》卷十五
2017-03-04 5 -
黑弩箭丸
【處方】兩頭尖1兩,五靈脂1兩,沒藥(另研)3錢,當歸的功效與作用3錢,乳香3錢(研)。【制法】上為細末,醋的功效與作用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風濕證。【用法用量】每服10-50丸,臨臥溫酒送下。【注意】忌油膩、濕面;孕婦勿服。【
2017-03-04 10 -
腋癰的辨證論治及預防
一、內治法 肝鬱痰火腋窩腫脹、疼痛,上肢活動不利;伴發熱,心煩,頭痛,口苦咽幹,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弦滑數。 辨證分析:肝郁氣滯,鬱久化火,氣鬱痰火之邪阻滯腋窩經絡,氣滯血瘀而成癰;熱毒蘊結,經絡不利,故上肢活動不利;痰火
2017-03-04 7 -
漢防已散
【處方】栝樓6分,黃連的功效與作用6分,漢防己6分,(钅公)丹6分(研)。【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消渴,肌膚羸瘦,或虛熱轉筋,不能自止,小便數,消渴,飲水過多,不知厭足。【用法用量】每食後取酢1合,水2合,和服方寸匕,日3次。當強飲水
2017-03-04 7 -
腋癰的病因與診斷
腋癰是指生在腋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又名“夾肢癰”。其特點是腋下腫脹熱痛,皮色不變,伴惡寒發熱,上肢活動不利。相當於西醫的腋下急性化膿性淋巴結炎。 病因病機 本病多因上肢皮膚破損染毒,或其他部位瘡瘍毒邪循經流竄所致;或因肝脾血熱兼恚怒氣鬱
2017-03-04 3 -
闔縫丹
【處方】猴姜1錢,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錢,北五味1錢,三七的功效與作用根末1錢,甘草的功效與作用2分。【制法】各為細末。【功能主治】齒縫出血。其血之來,如一線之標。【用法用量】擦牙,含漱即止血。後用六味丸,則不再發。【摘錄】《辨證錄》卷三
2017-03-04 6 -
頸癰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一、痄腮多發於腮部,常雙側發病;色白漫腫,酸脹少痛;不會化膿,7—10天消退;有傳染性。 二、娶核本病為慢性頸部淋巴結炎。雖多由頭面瘡癤、口腔感染等疾病引起,但結核腫形較小,推之活動;一般不會化膿;無全身症狀。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1
2017-03-04 5 -
黑豆羹
【處方】黑豆的功效與作用3合,淡竹葉50片,枸杞的功效與作用莖葉5兩(切)。【功能主治】壅毒攻心,煩熱恍惚。【用法用量】以水2大盞煮2味,取1大盞,去滓,下枸杞葉,煮熟,入5味作羹,放溫食之。【摘錄】《聖惠》卷九十六
2017-03-04 10 -
頸癰的病因與診斷
頸癰是發生在頸部兩側的急性化膿性疾病,俗名“痰毒”。相當於西醫的頸部急性化膿性淋巴結炎。特點是初起局部皮色不變,腫脹,疼痛,灼熱,腫塊邊界不清。 病因病機 多因外感風溫夾痰熱或肝胃火毒夾痰熱侵襲少陽陽明之絡,蘊結於頸側而發;亦有因乳蛾、
2017-03-04 10 -
導致男性不育的四大因素
導讀:男性不育是男科的一種常見疾病。導致男性不育的很多,維康男科醫生向大家介紹男性不育的其中四個原因,男性朋友若有以下症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一、隱睾症 醫學上將睾丸地位異常或沒有降至陰囊都稱為隱睾症。據普檢,約有10%的新生
2017-03-04 4 -
化食湯
【處方】白術3錢,枳殼2錢,山楂的功效與作用30粒,麥芽3錢,半夏的功效與作用1錢,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錢,砂仁3粒,厚樸的功效與作用1錢。【功能主治】傷食作痛,胸腹飽悶,填脹欲嘔而不得。【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論述】此方純是攻藥,而不至
2017-03-0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