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息肉痣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本病以外治和手術治療為主, 如伴出血, 或多發性息肉者, 可配合內治法。

一、內治法

1、熱傷腸絡大便帶血或滴血, 色鮮紅, 息肉表面糜爛充血或有滲血, 大便時脫出或不脫出肛外;舌紅, 苔黃, 脈數。

辨證分析:濕熱濁氣內結, 氣血壅滯, 經絡不暢, 發為息肉;熱甚傷及腸絡, 則大便帶血;舌紅、苔黃、脈數均為熱邪為患之象。

治法;清熱涼血。

方藥:涼血地黃東加減。

2、濕熱下注大便帶血, 血與粘液相混, 大便時腫物脫出, 肛門墜脹或腹痛;舌紅, 苔黃膩, 脈滑或弦數。

辨證分析:濕熱之邪下注肛門直腸, 與濁氣互結髮為腫物;濕熱內蘊,

傷及腸絡, 則大便帶血;濕邪為患則血與粘液相混;濕熱為患, 日久傷及正氣, 中氣不足, 氣虛下陷, 加之濕熱下趨, 則大便時腫物脫出;濕熱蘊結, 氣血不暢, 則肛門墜脹, 腹部疼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或弦數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革蘚滲濕東加減。

二、外治法

灌腸法適用於多發性息肉。 用5%一6%明礬液50一l00mL保留灌腸, 每日1次;或取烏梅、五倍子、紫草、貫眾各15g, 牡蠣、夏枯草、海浮石各30g, 共煎水200mL, 每次100mL保留灌腸, 每日1次。

其他療法

一、注射療法

1、適應證適用于小兒無蒂息肉。

2、操作方法術前用肥皂水洗腸1—2次, 患者取側臥位元, 局部消毒麻醉後, 在肛鏡下找到息肉, 新潔爾滅或絡合碘消毒, 將6%一8%明礬溶液或5%魚肝油酸鈉注入息肉基底部, 一般用藥0.3—0.5mL,

術後控制大便2天, 常規使用抗生素2—3天。

二、結紮療法

1、適應證適用於低位息肉。

2、操作方法術前千分之一肥皂水洗腸1—2次, 患者取側臥或截石位元, 局部消毒, 局麻並擴肛後, 用食指將息肉拉出肛外或在肛鏡下用組織鉗輕輕夾住息肉, 用4號絲線於息肉蒂根部結紮或貫穿等紮, 再剪除息申。 術後使用抗生素2—3天以預防感染。

三、電烙法

1、適應證適用於較高位的息肉。

2、操作方法膝胸位或側臥位, 在肛鏡下或乙狀結腸鏡下找到息肉, 局部消毒後用電灼器燒灼息肉根部, 無蒂息肉可燒灼中央部, 燒灼不宜過深, 防止損傷深部組織。 術後控制大便3天, 常規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四、腸切除術

適用於高位多發性腺瘤。 必要時可考慮作腸段切除術。

預防與調攝

一、及時治療相關疾病, 如慢性腸炎、肛竇炎、內外痔等。

二、保持肛周清潔衛生, 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