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刺養老穴治落枕
落枕是臨床常見病症,筆者採用針刺養老穴治療落枕收效滿意,簡介如下: 取穴:1.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頭的橈側緣上,與尺骨小頭最高點平齊的骨縫中就是此穴。2.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頭的最高點上,然後掌心轉向胸部,手指滑入的骨縫中就
2017-03-05 9 -
落枕的運動療法
低頭仰頭 坐在椅子上,挺起胸部,頭先向下低,以下頜骨挨著胸部為止,然後向上仰頭,眼朝天上看。停3秒鐘再低頭,如此反復20次。 左右擺頭 坐在椅子上,兩臂自然下垂,頭先向左擺,然後再向右擺,這樣反復20次。 搖擺下頜 坐在椅子上,兩臂自然下
2017-03-05 10 -
分涎丸
【處方】水銀(錫結沙子)半兩,粉霜半兩,幹蠍(為末)半兩,膩粉2錢,腦子1錢,麝香的功效與作用1錢,天竺黃1錢,朱砂1錢,天南星(生用,為末)1兩。【制法】上為末,石腦油為丸,如雞頭子大。【功能主治】中風,忽然倒臥,痰涎鬱塞,不省人事。【
2017-03-05 7 -
落枕自療小方法
落枕時,隨便請個非專業人員來“搬頸”,是很危險的舉動。用力不當,反而會造成更大的麻煩。如果落枕不是很嚴重,不妨試試以下方法自療: ● 局部疼痛可以用熱毛巾敷,並輕輕揉捏、敲打痛處,可以緩解疼痛。 ● 按壓穴位。落枕者張開手掌背,在食指與中
2017-03-05 6 -
參遠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兩,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兩,白芍的功效與作用2兩,黃連的功效與作用3錢,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錢。【功能主治】肝經風木挾邪,腹中大痛,手不可按,一時大瀉,飲食下喉即出,完穀不化,不可止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
2017-03-05 7 -
簡易落枕療法
左右手掌背面,第二和第三掌骨間隙下1/3處各有一落枕點。在此取穴後,用大拇指直立切壓,順著掌骨間隙上下移動按壓,約2~3分鐘後,症狀即可好轉,急性落枕一般一次即可痊癒。
2017-03-05 15 -
立川理惠最新下馬步兵作品封面番號及作品番號
立川理惠最新下馬步兵作品封面番號及作品番號 下面就是為大家收集的立川理惠最新下馬步兵作品封面番號及作品番號 作品番號:MCDV-01 作品番號:MKD-S71 作品番號:101913_682 作品番號:110913_695 作品番號:1
2017-03-05 3422 -
椿皮飲
【處方】椿白皮2合,東柳枝(並細銼)2合,阿魏(好者)少許。【功能主治】解一切藥毒。主【用法用量】上以水3盞,同煎取1盞,去滓,空心頓服。吐出惡物即愈,吐後服蜂窠散。【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四六
2017-03-05 10 -
三招治落枕
造成落枕的原因,或者是睡眠時枕頭過高或過低,使頸部肌肉痙攣疲勞;或者是睡得太沉,轉身時,身子轉動了但頸項並未隨之轉動,使頸項處於一個不良的位置,時間一長肌肉扭傷而引起疼痛;或者是在夜間睡覺時受涼,產生疼痛。 大多數落枕疼痛一般持續2~3天
2017-03-05 15 -
吹耳丹
【處方】青黛1錢,川連末1錢,蘆薈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1錢,陳升藥1錢,輕粉2錢,青果炭1錢,海浮石2錢,雄黃5分,白礬5分,夜明砂1錢,桑螵蛸5分,甘石5分,西牛黃3分。【功能主治】耳內出膿水。【用法用量】研至無聲。【摘錄】《內外驗
2017-03-05 10 -
赤金箍
【處方】五倍(炒黑)2兩,陳小粉(炒黑)4兩,人中白1兩5錢。【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腫毒惡瘡。【用法用量】雞清調搽四周;如幹,以水濕之。腫甚者,圍2次即消。【摘錄】《仙拈集》卷四
2017-03-05 7 -
落枕的預後
落枕或稱“失枕”,是一種常見病,好發於青壯年,以冬春季多見。落枕的常見發病經過是入睡前並無任何症狀,晨起後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頸部活動受限。這說明病起於睡眠之後,與睡枕及睡眠姿勢有密切關係。以頸部疼痛,頸項僵硬,轉側不便為主要表現的頸部
2017-03-05 4 -
落枕病因
落枕或稱“失枕”,是一種常見病,好發於青壯年,以冬春季多見。落枕的常見發病經過是入睡前並無任何症狀,晨起後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頸部活動受限。這說明病起於睡眠之後,與睡枕及睡眠姿勢有密切關係。 落枕的病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肌肉扭傷,
2017-03-05 9 -
怎麼預防落枕?
落枕或稱“失枕”,是一種常見病,好發於青壯年,以冬春季多見。落枕的常見發病經過是入睡前並無任何症狀,晨起後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頸部活動受限。這說明病起於睡眠之後,與睡枕及睡眠姿勢有密切關係。 預防落枕的方法: 一、準備一個好枕頭,同時保
2017-03-05 10 -
草灰散
【處方】荔枝的功效與作用殼(微燎存性)、草紙(燒灰存性)、多年陳茅草(曬乾)。【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痘潰爛。【用法用量】摻於爛處,即收水結痂。【摘錄】《梅氏驗方新編》卷五
2017-03-05 6 -
落枕的一般療法
落枕或稱“失枕”,是一種常見病,好發於青壯年,以冬春季多見。落枕的常見發病經過是入睡前並無任何症狀,晨起後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頸部活動受限。這說明病起於睡眠之後,與睡枕及睡眠姿勢有密切關係。 落枕的一般療法: 1、按摩:立落枕者身後,用
2017-03-05 5 -
徹清煎
【別名】徹清煎【處方】蔓荊子1分,細辛1分,薄荷葉的功效與作用3分,川芎的功效與作用3分,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5分,熟甘草5分,槁本1錢。【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偏正頭痛,年深不愈者;及風濕熱上壅損目,腦痛不止。【用法用量】徹清煎(《
2017-03-05 5 -
如何預防落枕
預防落枕並不難,關鍵是堅持做好以下三方面:首先,準備一個好枕頭。按人體頸部解剖生理特點,一個適宜的枕頭既不能太高也不宜太低。按預防落枕首先是要有個好枕頭造型。對於合理的枕頭高度,女士應掌握在8~10釐米,男士大約在10-15釐米為宜。枕頭
2017-03-05 10 -
中醫可治療膽道蛔蟲症
膽道蛔蟲疲, 是由腸道蛔蟲鑽進膽道所引起,以兒童為多見,其次是青年,女性多於男性。 蛔蟲是人類常見的寄生蟲,習性喜堿惡酸,逢酸則畏而不動,常居在空腸下段和回腸上段,有鑽孔的癖性。當膽道有病時,奧狄氏括約肌收縮功能失調,蛔蟲常因此鑽入膽道
2017-03-05 10 -
急性膽道蛔蟲症的急救
一、主因急性膽道蛔蟲症,是蛔蟲沿腸道上竄入膽道,使膽道奧鈥氏括約肌(oddi)急劇痙攣。是臨床常見急症。 二、判斷 1.患者有蛔蟲史。上腹部劍突或偏右處突然有鑽項樣劇痛,陣發性發作。病者手抱腹部輾轉不安,呻吟,大汗。痛停如常,有時痛向右肩
2017-03-0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