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馬酒(陽痿)
【來源】《食物與治病》 【配方】海馬1對,白酒500克。 【制法】將海馬浸入酒內,封固,兩周後可飲用。 【主治】腎陽虛損,命門火衰的陽痿,腰膝酸冷等症。 【用法】每天臨睡前飲1小杯。 說明:孕婦、陰虛火旺者禁用。
2017-03-09 16 -
海桐酒(痿證)
【來源】《普濟方》 【配方】牛膝、海桐皮、五加皮、獨活、防風、杜仲、枳殼各二兩,生地黃二兩半,白術一兩,薏苡仁一兩。 【制法】上口父咀,用生絹袋二個,兩停盛藥,以好酒一鬥五升,亦分兩瓷器內浸,春夏七日,秋冬二七日。 【主治】濕痹,手足痿,
2017-03-09 8 -
海桐皮浸酒方二(風疾諸病)
【來源】《普濟方》 【配方】海桐皮、五加皮、獨活、側子(炮裂去皮臍)、天麻、桂心、防風(去蘆頭)、枳殼(麩炒微黃去瓤)、杜仲(炙微黃)以上各三兩,牛膝五兩(去苗),薏苡仁六兩,生地黃半斤。 【制法】上細剉和勻,以生絹袋盛,用清酒三鬥浸之,
2017-03-09 8 -
鹹魚怎麼吃最美味?
鹹魚在很多地方都很常見,記得我小時候,家裡總是買大馬哈鹹魚,回家蒸著吃,但是一個東西再好吃,總是吃的話也會膩,因此後來好久都不吃了,那天在市場上又看到了鹹魚,忽然很想再嘗嘗,四處打聽鹹魚的好吃做法,最後覺得一個方法不錯,於是迫不及待的要
2017-03-09 13 -
海桐皮浸酒方四(腰腳疼痛諸病)
【來源】《太平聖惠方》 【配方】海桐皮、五加皮、獨活、防風(去蘆頭)、幹蠍(生用)、杜仲(去皺皮炙微黃)、酸棗仁(微炒)、桂心、側子(炮裂去皮臍)、薏苡仁各一兩,生幹地黃三兩。 【制法】上件藥,剉如豆大,用生絹袋盛,以好酒二鬥,於瓷瓶中浸
2017-03-09 9 -
海桐皮浸酒方一(癰疽、瘡瘍、發背)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海桐皮(剉)、五加皮(剉)、獨活(去蘆頭)、防風(去叉)、幹蠍(炒)、杜仲(去粗皮切)、牛膝(去苗浸切焙)、薏苡仁炒)各一兩,生幹地黃(焙)三兩。 【制法】上九味,粗搗篩,生絹囊貯,以好酒一鬥五升,浸於瓷瓶中
2017-03-09 10 -
海桐皮酒方(腰腳疼痛諸病)
【配方】海桐皮、五加皮、獨活(去蘆頭)防風(去叉)、枳殼(去瓤麩炒)、杜仲(去粗皮炙)各一兩,牛膝(去苗)、薏苡仁各二兩,生地黃半斤。 【制法】上九味,細剉綿裹,以無灰酒二升,春夏浸七日,秋冬二七日。 【主治】風冷流於腳膝,行立不得。 【
2017-03-09 6 -
鹹魚怎樣吃更安全更健康
飲食專家介紹,吃鹹魚時注意以下事項會吃得更安全、更健康: 1. 不宜過量 鹹魚,是將生魚用海鹽醃制而成的。海鹽裡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但也含有少量的硝酸鈉和亞硝酸鈉。由於在醃制過程中,海鹽中的亞硝酸鈉和生魚肉中的胺長期接觸而反應,致使魚體
2017-03-09 55 -
胡麻浸酒方(口眼斜)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胡麻(炒搗粗羅)一斤。 【制法】上一味,用生絹囊貯,以酒一鬥五升,浸七日。 【主治】治中風口面斜。 【用法】每服三合,稍稍服之,加至四五合,以瘥為度。
2017-03-09 5 -
胡麻酒(中暑)
【來源】《山家清供》 【配方】麻子二升,生薑二兩,生龍腦葉一撮。 【制法】漬麻子,煎熟,略炒,加生薑、生龍腦葉,同入炒,細研,投以煮醞五升,濾渣去水,浸之。 【主治】解暑熱。 【用法】盛夏,正午飲一巨觥,清風颯然,絕無暑氣。
2017-03-09 9 -
胡荽酒(小兒痘疹)
小兒痘疹是泛指感受外邪所致的多種出疹性疾病。如麻疹、風疹、水痘等等。一般多由於外感風邪,血熱毒盛所致。體質弱的小兒易見疹不易出,疹毒內陷之證。以下介紹2種藥,胡荽酒有透疹解表作用,為外用噴于小兒體表;地龍酒則適用於血熱毒盛,黑陷不起。 (
2017-03-09 9 -
壺蘆酒(鼻窒)
【來源】《醫部全錄》 【配方】苦壺蘆子。 【制法】將上藥打碎,以醇酒半升浸,春三、夏一、秋五、冬七日。 【主治】鼻塞,眼昏,疼痛,腦悶。 【用法】少少納鼻中。
2017-03-09 17 -
西葫蘆雞蛋餅
今天這款早點超簡單哦,跟以前的土豆餅類似,只是換了材料而已,15分鐘即可搞掂,很適合上班族或者要上學的寶寶們食用 配料:麵粉100克,雞蛋3個,西葫蘆1根 製作方法: 1、 西葫蘆刷成細絲加鹽醃15分鐘(趕時間的上班族可以省略醃制這一過
2017-03-09 8 -
西葫蘆蒸餃
步驟 1.玉米麵250g,白麵250克放入盆中。 2.玉米麵用開水燙下,稍微涼了之後,在用溫水把白麵和下,兩種面混合揉成光滑麵團。 3.揉好的麵團醒至20分鐘。 4.蝦皮50g。 5.鍋中放入適量的油,油7成熱後放入蝦皮,翻炒幾下盛出。
2017-03-09 7 -
葫蘆酒(鼻窒)
【來源】《奇效良方》 【配方】苦葫蘆子適量,酒半升。 【制法】將苦葫蘆子以酒浸之,春三夏一,秋五冬七日,即可應用。 【主治】鼻塞眼昏,疼痛腦悶。 【用法】少少內鼻中。
2017-03-09 7 -
虎骨蓯蓉酒(痹證)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虎脛骨(酥炙)、黃芪、酸棗仁(炒)、桔梗、茯神、羌活、石菖蒲(米泔水浸一宿切焙)、肉蓯蓉(酒浸一宿)、熟地黃、制附子、萆、石斛、防風各30克,羚羊角15克,遠志(去心)、川芎、牛膝(酒浸焙)各30克,好酒2公
2017-03-09 9 -
虎骨當歸酒(痹證)
【來源】《太平聖惠方》 【配方】虎脛骨(炙酥黃)60克,制附子15克,當歸35克,清酒1公斤。 【制法】上藥共為細末,用白布袋盛,置於淨器中,注酒浸之,封口,春夏3日,秋冬7日即可取用。 【主治】腰腳寒冷痹痛。 【用法】每日空腹溫飲1小杯
2017-03-09 12 -
虎骨地黃酒(關節疼痛)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虎骨(酥炙)45克,乾薑(炮)、川芎、地骨皮、白術、五加皮各30克,枳殼24克,丹參60克,熟地黃45克,清酒1.5公斤。 【制法】將上藥粗搗碎,用生白布袋貯,置於淨器中,酒浸4宿後開取。 【主治】肝虛勞損,
2017-03-09 10 -
虎骨杜仲酒(半身不遂)
【來源】《聖濟總錄》 【配方】虎脛骨(炙酥)、石斛、石楠葉、防風、當歸、茵芋葉、杜仲(酒炒)、川牛膝(酒炒)、巴戟天(去心)各30克,酒2公斤。 【制法】將上藥搗碎如麻豆大,白布袋盛,置於淨器中,注酒漬10日後即成。 【主治】中風偏枯,四
2017-03-09 5 -
虎骨酒八(筋骨諸病)
【來源】《本事方》 【配方】虎脛骨(真者)、萆 、仙靈脾、薏苡仁、牛膝、熟地黃各二兩。 【制法】上藥細剉,絹袋盛,浸酒二鬥,飲一盞,入半盞,可得百日。婦人去牛膝。 【主治】祛風補血益氣,壯筋骨,強腳力。 【用法】每飲一盞,另入酒半盞,服百
2017-03-0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