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孩子逐漸不會說話和癲癇有關係嗎

1957年蘭朵和克萊夫納(Kleffner)兩位元醫師報導了一種特殊類型的癲癇, 其主要表現為失去說話的能力及其他癲癇的症狀, 他們稱此病為“獲得性癲癇性失語”。

這種癲癇發病年齡大都在4-7歲, 最大發病年齡為13歲, 75%在7歲以前發病, 男孩患病較多, 是女孩的2倍。

發病以前孩子語言功能正常。 大約有50%的病兒發病時僅表現為語言障礙, 開始時聽不懂別人的話, 患病早期還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意思, 逐漸不能用語言進行交流, 對外界的反應也越來越差, 甚至當父母叫他時也沒有反應。 此時常被家長誤認為是耳聾, 但經醫院進行聽力檢查後卻沒有發現異常。

此類型癲癇的病情進展快慢不一, 有的病兒數周內病情發展到高峰, 有些病兒幾個月以後才完全不能講話, 大約有2/3的病兒除語言障礙外還常常表現為性格、情緒不正常, 如暴躁、發脾氣、打人毀物等;有些則表現為自卑、抑鬱、不與人交往等。 病兒的智力除語言功能障礙外, 大致在正常範圍。 大約有50%的病兒起始發病的症狀是驚厥, 可以是單純運動性發作, 表現為肢體的陣攣抽搐或面部、眼部肌肉的抽搐, 也可以是“複雜部分性發作”或全面性發作。 但有17%-25%的病兒病後並沒有肢體或全身的抽搐, 只有語言障礙, 家長應特別注意這一點。

此類癲癇的腦電圖檢查, 表現為一側或雙側顳區有棘波、尖波或棘慢波,

睡眠時異常放電明顯增多。 因此, 當懷疑為本病時, 若常規腦電圖正常, 須做睡眠腦電圖檢查。

治療本病除應用抗癲癇藥物外, 還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國外還有採用手術治療的報導, 對病情有所緩解。 在治療本病時, 語言訓練也非常重要。

本病大部分病兒預後良好。 發病年齡小於5歲的預後較差, 6歲以後發病的預後較好, 也有部分病兒成年以後適應社會能力有一些困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