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留意孩子做錯事背後的善意

孩子做“錯事”時, 我們總覺得責備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 然而責備孩子時, 如果我們只憑一時的意氣用事, 就不能讓孩子清楚地明白到底“錯”在哪點, 那這樣的指責不但對孩子沒有用, 而且會帶給孩子很多錯誤觀念和負面影響。 下面, 我們就通過例子一起來看看吧。

心理分析:結果和動機, 哪個更重要?

鏡頭1:林林很想幫媽媽做家務, 於是就主動去端盤子, 可是他在端盤子時不小心摔了一跤, 結果把十個盤子打碎了。

鏡頭2:小玉很喜歡吃蛋糕。 媽媽告訴她一天只可以吃1塊, 不能多吃。 可是小玉還想要, 於是就趁媽媽出門買菜時偷吃了1塊,

結果不小心將櫥櫃中的一個盤子打碎了。

以上兩個孩子, 你覺得哪個孩子更不好呢?

如果我們將兩個故事講給孩子聽, 孩子大多會認為“林林不好”。 因為林林打破了“十個盤子”, 打破盤子的數量比小玉多, 所以才不好, 這就是兒童所謂的結果論。

孩子往往只從結果的角度來考慮對錯或嚴重程度, 而不會從林林和小玉的動機去看問題。 這是為什麼呢?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孩子的思維之所以停留在結果的角度, 其主要原因是由於他們的母親經常只是根據物質被損壞的程度來責駡孩子。

當我們只重視事情的結果、而忽視孩子的動機時, 我們就無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無法體會孩子想把事情做好卻失敗時的感覺,

當然就無法用體貼的心情去安慰孩子。 這時, 如果再加以嚴厲的責駡, “踐踏”孩子的善意, 那麼時間一長, 孩子就會認為善意是不好的, 自然就不會用善意去對待他人。

孩子的善意, 需要肯定和鼓勵

當孩子的“善意”常常得不到我們的肯定和理解, 那麼他就會用負面、消極的眼光去看別人。 以下的例子就很有代表性:

鏡頭3:在幼稚園裡, 東東單手撐著牆壁站立, 強強由前方跑過來, 在東東前約兩公尺處停下, 跺著腳道:“你欺負我!”

老師問:“怎麼了?”

強強說:“他故意擋我的路!”

而站著的東東卻感到莫名其妙!

鏡頭4:麗麗很想坐下來, 可是卻找不到椅子, 於是她就跑去對老師說:“是某某小朋友拿走了我的椅子!”

對於這樣的孩子, 作為父母, 我們該如何去做呢?皮亞傑認為, 父母應該儘早讓他學習認識自己或他人的行為中哪些是善意的。 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要肯定孩子的善意。 尤其是當孩子不小心闖禍時, 我們別急著責備, 不妨體諒地對他說:“我知道你並不想這麼做, 你不是惡意的!”這種對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和肯定是必需的, 且有效的, 將引導孩子朝正面、積極的方面發展。

有一個這樣的例子, 某小班的孩子們在第二天早上發現自己所做的粘土作品被人破壞了。 當得知中班的孩子們曾來過這間教室時, 小班老師便選出了四位代表去向中班的小朋友抗議。

“你們為什麼弄壞我們的東西?”

中班小朋友回答:“你們教室太亂,

我們在整理的時候, 不小心碰到桌子, 所以弄壞了, 對不起。 ”

這時, 小班的小朋友又追問一句:“你們不是故意的吧?”

“我們不是故意的!”中班小朋友說。

回到自己教室後, 四位小班小朋友報告說:“他們說不是故意的, 所以我們就不要再生氣了!”於是, 小班的小朋友便忍耐下來了。

就幼兒心理學而言, 這一事例中, 小班孩子們的表現是非常令人驚訝的。 因為7歲左右的孩子, 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 也未必能做到, 而這些小班的小朋友卻做到了。 這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發現, 是他們的父母和老師以身作則, 常常用自己的言行來告訴孩子——做錯事要接受應有的懲罰, 但如果你是無意或不小心的做了, 則是可以被原諒, 或減輕懲罰的。

這樣, 孩子就能逐漸知道故意與無意的差別, 也能學習體諒他人的感受, 知道什麼事該生氣, 什麼事不該生氣。

所以, 重視、肯定、善待孩子的善意吧, 讓我們用自己的善意來鼓勵孩子的善意, 讓孩子成長地更健康、更快樂!

給爸爸媽媽的提醒:

切不可以物質損壞的程度作為處罰的唯一標準。 責備孩子前, 請你先要考慮一下:孩子做事的動機是不是好的。

如果孩子是出於好心, 則要肯定和讚揚他的善意, 並鼓勵他繼續做下去, 然後再引導孩子如何把事情做好。 以林林為例子, 你可以對他:“你願意幫媽媽的忙, 媽媽真高興!不過, 你的力氣小, 在端盤子時, 要一個一個小心地端。 這樣, 就不會打碎盤子, 媽媽就更高興了!”

如果孩子的動機是錯的, 則要明確指出錯在哪裡,讓孩子懂得對錯和是非。

則要明確指出錯在哪裡,讓孩子懂得對錯和是非。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