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性別框架給孩子帶來罪惡感

當小女孩並不想老在廚房弄一些婆婆媽媽的事, 而欣賞爸爸的直率與急公好義, 更對老爸從事的邏輯思考及研究工作感興趣時, 女孩心中便升起罪惡感:“我會不會是錯的?”對自己整個人性的基礎及存在的完整性, 產生深深的迷惑及挫敗感, 也從來搞不明白這到底錯在哪裡。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父母常會要求小女孩以母親為模仿物件, 希冀小女孩朝向一個女人、太太及母親的角色成長, 小女孩多半較黏媽媽, 跟著媽媽進出廚房、洗菜、上街買菜、折迭衣服、泡茶給爸爸喝;而小男孩則被期待朝向男人、丈夫及父親的角色成長,

跟著爸爸去釣魚、打棒球、看職棒, 或打零工、幫忙遞工具等。

然而, 不論男孩或女孩, 由於人類內在的雙性本質, 有時小女孩不只是傾向與母親認同, 她也很羡慕父親的勇敢、果決及強壯, 或許也會模仿父親的行為舉止, 豪爽、不拘小節、保護弱小。 但是, 這樣的現象卻造成兩個後果:

1、一是大人的驚慌失措。 父母會擔心孩子的性別認同錯亂。

“女生當然必須模仿母親, 她模仿父親的行為個性要幹嘛?當個男人婆?男不男、女不女?”父母當然不能苟同, 也絕不接受, 小女孩被迫只能與母親的個性及母親從事的工作認同;小男孩也被逼著一定得跟隨父親, 朝向“男子漢”之路邁進。

2、兒童內心的罪惡感持續編入整個成長的過程。

不論何時, 只要這個兒童內心感覺與另一性別的雙親有種自然的聯繫時, 他(她)立刻會覺得這是錯的。 比如說, 當小女孩並不想老在廚房弄一些婆婆媽媽的事, 而欣賞老爸的直率與急公好義, 更對老爸從事的邏輯思考及研究工作感興趣時, 女孩心中便升起罪惡感:“我會不會是錯的?”對自己整個人性的基礎及存在的完整性產生深深的迷惑及挫敗感, 也從來搞不明白這到底錯在哪裡。

從事身心科多年的臨床工作及研究後發現, 原來許多成年人憂鬱症狀的起因, 在童年的性別認同罪惡感中早已種下。 而且當孩子對另一性別的雙親認同度愈強的時候, 他(她)的痛苦及挫折就愈深, 整個人格的扭曲就愈劇烈,

當然, 身為成人的痛苦指數也就愈高。

另一方面, 當小男孩並不想成為男子漢, 與人競爭、打架、學拳擊時, 他也許對媽媽感興趣的事有一種深深的愛好, 也許敏感、細心、感情豐富, 對於芭蕾舞、烹調、服裝設計興致勃勃。 這樣的男孩下場多半是被趕出廚房, 強制驅離母親身邊, “去!去跟爸爸玩, 和爸爸出去打棒球、玩摔角!”小男孩則莫名其妙, 含淚離開母親, 心中在想:“我到底是哪裡做錯了?”自此踏上無奈的人生旅途。

每個男孩與女孩都渴望同時與父母親的形象認同且學習, 並期待以擁有男性及女性特質的“全人”來演出男人或女人的角色, 他們的內心感覺到, 自身的特質是超越俗世性別框架的, 也拒絕將自己的人格硬擠入單一的性別模子裡。

但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卻一開始就犯了個大錯誤, 強行要男孩只與父親認同, 也要女孩只與母親認同。 孩子無辜, 完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 他們的心靈、人格的健全性及創造力的養成, 就這樣地受到了致命的傷害。

孩子的本性——快樂、自在、活潑的天性, 以及心靈的偉大稟賦, 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再地受挫, 但這只是人格的苦難及內在罪惡感累積的開始呢!

當孩子進了學校後, 不論是教育工作者自身“理所當然”的認定, 還是課程學習上要求及安排的不同, 男孩活潑、好動、數理強;女孩溫柔、文靜、文史強, 這種後天的曲解及樣版, 更進一步地扭曲孩子的心靈。

千萬不要認為小題大作或言過其實,

這真是根本且重要的關鍵。 比如, 許多的親子困擾, 包括嚴重的父子或母女之間的衝突, 兩人一見面就像仇人, 還常被誤以為前世的業障, 這當中有些都是孩子對他(她)被加諸的性別框架及要求的無言抗議;更不用說孩子的叛逆、行為問題、情緒障礙, 皆與此脫離不了關係。

因此, 賽斯才會語重心長的說:有時欠缺一個大家認為“合適的”父親或母親形象, “救”的孩子比“害”的要多。 這句話值得三思。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