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虛的原因有失血過多, 月經量過多, 還有飲食的不節制, 暴飲暴食, 營養不良等, 血虛會引起面色蒼白, 肢體麻木, 頭暈目眩, 失眠多夢, 頭髮沒有光澤, 大便乾燥等症狀。
1、臟腑失於濡養:臟腑失於濡養一般表現為面色蒼白, 唇色爪甲淡白無華, 頭暈目眩, 肢體麻木, 筋脈拘攣, 心悸怔忡, 失眠多夢, 皮膚乾燥, 頭髮枯焦, 以及大便燥結, 小便不利等。
由於心主血, 肝藏血, 所以臨床上血虛主要表現在心肝二髒。 心血不足表現為心悸怔忡, 失眠多夢, 神志不安等。 肝血不足, 不能上榮則面色無華, 眩暈耳鳴, 兩目乾澀, 視物不清或雀目;不能濡養筋脈,
2、血不載氣:中醫認為, 血為氣之母, 氣賴血以附, 血載氣以行。 血虛, 氣無以附, 遂因之而虛, 故血虛常伴隨氣虛, 病人不僅有血虛的症狀, 而且還有少氣懶言、語言低微、疲倦乏力、氣短自汗等氣虛症狀。 臨床常見血虛而致氣虛的慢性失血證。 特別是在大失血情況下, 氣隨血亡而脫, 此時氣脫反而成為主要矛盾。 大氣下陷則出現氣短不足以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