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鼻炎, 是由女性妊娠而引起的, 當婦女懷孕後, 體內性激素變化, 雌激素水準增高, 引起鼻粘膜的超敏反應, 導致小血管擴張、組織水腫、腺體分泌旺盛, 臨床表現為鼻塞、打噴嚏、流涕等症狀。 在青春期、月經期、長期口服激素避孕藥物, 甲狀腺功能低下等也可都誘發鼻炎。
據有關資料統計表明, 約有20%的孕婦有發生妊娠期鼻炎的可能, 尤以懷孕後3個月更為明顯, 一旦分娩後, 致病因素消除, 鼻炎也隨之痊癒, 不留後遺症。 但是, 目前對妊娠期鼻炎的預防還缺乏有效措施。
對妊娠期鼻炎有以下治療方法:
1、一旦孕婦發生鼻塞、流涕等情況, 局部可適當應用血管收縮劑, 但不宜長期使用, 一般不超過3~5天, 以免形成藥物性鼻炎;
2、如出現膿性鼻涕, 可酌情使用某些抗菌藥物, 但禁止使用有耳毒性的抗生素;
3、妊娠期鼻炎如一般治療無效時, 在清除鼻腔分泌物後, 可用鼻腔噴霧劑, 既能減輕局部水腫及充血, 而且全身副作用又較小, 症狀嚴重時還可採用下鼻甲粘摸下注射給藥, 一次注射, 症狀改善可持續3~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