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中風患者的藥物治療誤區

中風患者需要用什麼藥、怎麼用, 都是有一定規範的。 但是目前中風患者錯誤用藥的現象非常普遍。 常見有下列誤區:

認為靜脈輸液比口服藥物好

在很多醫院, 中風患者都需要接受輸液治療1~2周, 甚至更長時間。 許多患者也認為, 吃藥好得慢, 輸液好得快。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說, 除不能進食的患者外, 中風患者根本不需要輸液, 因為大多數對中風有防治作用的藥物, 如抗血小板藥、降壓藥、調脂藥、降糖藥等, 都是口服藥, 常用的靜脈藥反而是一些沒有多大作用的藥。

定期活血化瘀

許多中老年人喜歡定期去醫院打吊針,

以為輸入一些活血化淤的藥能幫助疏通血管、預防中風。

其實這沒有科學根據的, 目前老年人預防性輸液主要是活血化淤、降低血黏度、抗自由基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 這些藥物的確能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 但是這些藥物屬於臨床用藥, 不是保健品, 因此只具有治療作用, 沒有預防作用, 不能想輸就輸;而且靠輸液來預防腦血管疾病, 並沒有得到大規模的臨床驗證。

認為中藥比西藥好

一些患者認為西藥副作用大, 中藥副作用小, 便擅自用活血化淤中藥代替抗血小板西藥。 其實中草藥同樣也有副作用, 特別是靜脈輸入的中藥針劑, 因此中風患者切不可私自購買中成藥製劑, 不可自行注射使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