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孩子只來了一次諮詢室, 是被老師帶來的。 他並不相信我, 覺得我的出現不過是誘使他把自己的問題交待得更多一些。 他的樣子有點滿不在乎, 偶爾帶出幾句話, 讓我看到了一點他的內心世界。 這次謊言的暴露, 估計又會招來一頓暴揍。
對父母來說, 在孩子所能犯的錯誤裡, 說謊是很嚴重的一種。 瘋玩回家晚了說是老師留堂, 偷偷玩遊戲說一直在學習, 這樣的謊言每個孩子多少都會說過, 但並不是出格的事。 不出格, 是心裡有是非標準。 而這個標準, 就是父母、成人傳遞給我們的道德準則, 即所謂超我的原則。
孩子在什麼情況下難以內化成人世界的超我的準則呢?一是父母言行不一;二是對孩子沒有是非標準太過縱容;三是父母過度嚴厲。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點滴錯誤嚴厲懲罰, 不聽孩子解釋, 不給孩子改錯的機會, 在孩子心中形成一個不通情達理的超我形象, 就等於在鼓勵孩子學會說謊。 父母經常用嚴厲加緊逼盯人的方式對待孩子, 孩子就會用謊言給自己爭取多一點空間。 這種方式一旦嘗到甜頭會被強化, 即使因為說慌被懲罰, 但以慌言應對成人的習慣已經形成。
${FDPageBreak}
孩子說謊, 深層次的原因是孩子不能真誠地面對自己的需求, 不能做真實的自己。
要讓孩子不說謊, 家長首先要有面對真實的勇氣。 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 當父母能夠用建設性的方式對待孩子的錯誤時, 孩子才有可能真誠地面對自己的錯誤, 而非逃避, 如果孩子持續反復說謊並且伴以其他嚴重侵害他人和社會的行為, 超過一般範圍, 有可能是品行障礙, 需要找專業人士進行診斷矯治。
幫助孩子發展健全的自我 與說謊對立的品質是真誠。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認為, 說實話僅是真誠的一個表淺層次,
要鼓勵孩子發展健全的自我, 家長首先需要從內心深處相信孩子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成長, 相信孩子內在的力量。
第二, 充分接納和尊重孩子的表達, 給孩子言論自由。 對於孩子的表達, 不要動輒用自己的標準評判, 多聽少說, 即使對於自己不同意的觀點, 也給予更大的寬容度。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