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在一些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看來, 某些謊言是正常的, 它可以讓你觀察到孩子的智力發育, 洞察孩子的心靈成長。 因此, 父母的合理引導而不是訓斥, 顯得更為重要。
2~6歲:謊言是因為想像力
孩子代表:沈亦方, 男孩, 5歲, 學前班。
方女士對漸漸成長的兒子, 越來越感到擔憂。 沈亦方今年5歲, 可是從3歲的時候起, 就學會了撒謊, 但是, 方女士也不敢肯定這是不是謊言。 譬如, 兒子會在陽臺上大呼小叫說看到了外星人或者飛碟;譬如, 在聽了媽媽講的童話故事後, 會認真地說自己就是童話裡的某個人物, 還活靈活現地做著各種動作和表情……開始時,
方女士這麼說, 無非是想讓兒子接受事實和正確的知識, 可是, 孩子聽了之後, 只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不到一會兒又說他看到了外星人、飛碟等等, 不知道是在騙媽媽還是在騙自己。 有一次, 方女士呵斥了孩子, 孩子委屈地哭了起來, 嘴裡不情不願地說:“我就要騙媽媽, 我就要騙媽媽……”
點評:為什麼剛剛脫離蹣跚學步的孩子就無師自通地學會了撒謊?其實根本就沒有罪魁禍首, 而是孩子有了想像力, 這種想像力很多時候讓家長以為是孩子幻想過了頭。
7~9歲:用謊言探索獨立
孩子代表:韓斯翊, 男孩, 8歲, 小學二年級。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 爸爸媽媽就對兒子進行品德教育了, 他們告訴兒子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對這一點, 韓爸爸和韓媽媽感到非常滿意, 因為兒子從小就很聽話、誠實, 做錯了事情會老實地向父母道歉, 在馬路上撿到了東西會交給老師……可是, 自從兒子上了小學二年級後, 整個人就變了, 變得愛撒謊了。
第一次撒謊是那次數學考試。 兒子的數學成績不太好, 儘管請了家教也沒有多少提高, 為此, 韓爸爸在兒子考試的前一天故意威脅他說, 如果考不到90分以上, 就揍他一頓。 可是, 韓爸爸等了好久, 也不見兒子拿試卷回家, 問了好多次, 兒子都低著頭回答說老師還沒有發下來。
沒想到, 兒子不僅不汲取教訓, 撒謊的能力反而越來越高:作業沒有做, 對老師謊稱生病了;明明沒有刷牙, 卻說刷過了;偷偷拿了同學的文具, 卻撒謊說用零花錢買的……
點評:7~9歲的孩子是撒謊的高峰期, 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接受了較多知識, 也正處在成長的關鍵期, 並且對於很多事情有著自己的見解。 他們撒謊的動機通常很簡單, 通過撒謊探索自己的獨立。 譬如考試考砸了不告訴父母, 是因為害怕挨駡, 所以,
10~12歲:撒謊是因為有了隱私
孩子代表:孫婷婷, 女孩, 12歲, 小學六年級。
孫婷婷越長越漂亮, 身體開始發育, 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 嬌嫩而動人。 不過, 隨著年齡的增長, 孫婷婷的話語卻越來越少, 她不再是那個曾經唧唧喳喳的小女孩了, 更多時候,她是個沉默的、有心思的少女。
對於女兒的成長,孫媽媽感到欣慰。可是,自從發現女兒對自己撒了一個天大的謊後,她開始憂心忡忡。那是一個週末,女兒說去同學家借書,可是孫媽媽卻在買菜時撞見女兒和一個男生在一起,似乎和那個男生發生了爭吵。孫媽媽心裡咯噔一下:“難道女兒早戀了?可她小學還未畢業啊!”晚上,孫媽媽將女兒單獨叫到房間,委婉地問了起來,女兒卻一口咬定去同學家借書了。
雖然那一次孫媽媽沒有揭穿女兒的謊言,但從此對女兒的言行細心觀察起來,竟然發現女兒原來有好多事情騙了自己:明明是來了初潮,卻說自己腹痛;明明沒有補課,卻謊稱補課很晚才回家;明明從媽媽的口袋裡偷偷拿了錢去買胸衣藏在衣櫥裡,卻在媽媽故意大驚小怪喊失竊時,責備媽媽不小心……
“驗證”的結果讓孫媽媽忍無可忍,終於有一天,她再次逮住女兒和那個男生在一起後,揭穿了女兒的謊言。沒想到女兒愣了一下,氣呼呼地說:“我沒有早戀,不過是他在追求我,我和他爭吵不過是想擺脫他!還有,媽媽,我都已經長大了,你不該跟蹤我,我有我的隱私權!”
點評:從10歲到青春期這一階段的孩子,常常感到自己有必要與父母不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想自主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認為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如果父母硬要從他們口中打聽什麼,他們會認為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權,然後通過撒謊來應對。為了使家長信任,他們可以做出逼真的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一旦謊言被揭穿,他們也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承認錯誤。還有一種情況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正是生理發育的階段,當他們的身體出現改變時,他們會出現恐慌,但是並不會告訴父母,所以也會通過撒謊來遮掩。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要認同他們的成長,要扮演好孩子“朋友”的角色,關心並詢問他的“難言之隱”,然後告訴他正確的應對方法。建議父母買一些青春期的科普書籍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孩子,哪怕悄悄放在孩子的床上,孩子也會暗自高興的。這樣做,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更多時候,她是個沉默的、有心思的少女。對於女兒的成長,孫媽媽感到欣慰。可是,自從發現女兒對自己撒了一個天大的謊後,她開始憂心忡忡。那是一個週末,女兒說去同學家借書,可是孫媽媽卻在買菜時撞見女兒和一個男生在一起,似乎和那個男生發生了爭吵。孫媽媽心裡咯噔一下:“難道女兒早戀了?可她小學還未畢業啊!”晚上,孫媽媽將女兒單獨叫到房間,委婉地問了起來,女兒卻一口咬定去同學家借書了。
雖然那一次孫媽媽沒有揭穿女兒的謊言,但從此對女兒的言行細心觀察起來,竟然發現女兒原來有好多事情騙了自己:明明是來了初潮,卻說自己腹痛;明明沒有補課,卻謊稱補課很晚才回家;明明從媽媽的口袋裡偷偷拿了錢去買胸衣藏在衣櫥裡,卻在媽媽故意大驚小怪喊失竊時,責備媽媽不小心……
“驗證”的結果讓孫媽媽忍無可忍,終於有一天,她再次逮住女兒和那個男生在一起後,揭穿了女兒的謊言。沒想到女兒愣了一下,氣呼呼地說:“我沒有早戀,不過是他在追求我,我和他爭吵不過是想擺脫他!還有,媽媽,我都已經長大了,你不該跟蹤我,我有我的隱私權!”
點評:從10歲到青春期這一階段的孩子,常常感到自己有必要與父母不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想自主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認為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如果父母硬要從他們口中打聽什麼,他們會認為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權,然後通過撒謊來應對。為了使家長信任,他們可以做出逼真的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一旦謊言被揭穿,他們也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承認錯誤。還有一種情況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正是生理發育的階段,當他們的身體出現改變時,他們會出現恐慌,但是並不會告訴父母,所以也會通過撒謊來遮掩。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要認同他們的成長,要扮演好孩子“朋友”的角色,關心並詢問他的“難言之隱”,然後告訴他正確的應對方法。建議父母買一些青春期的科普書籍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孩子,哪怕悄悄放在孩子的床上,孩子也會暗自高興的。這樣做,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