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是導致癲癇發作的關鍵因素, 很多患有癲癇病的人都對此不是特別清楚, 其實癲癇病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疾病, 不論是它的致病原因, 還是它 的診療方法都不可以輕信江湖遊醫, 科學的診斷是治癒癲癇病的前提, 而適合癲癇病患者的治療方法是最終穩定病情的關鍵, 下面為大家介紹癲癇診斷的常識。
睡眠腦電圖檢查:當被檢者常規腦電圖正常或處於邊緣狀態時, 為了進一步確定診斷, 需做睡眠腦電圖, 因為在清醒狀態下, 僅有30%~40%的病人在單一 一次檢查中可以檢出癇性放電。
影像學檢查:磁共振波普檢查能較好地診斷癲癇。 腦磁圖利用超導量子干涉儀進行測定, 能檢查顱內三維的正常和病理的電波, 比腦電圖更加敏感, 可提供癲癇灶中電流的位置、深度、方向等資訊, 且能分辨原發灶和繼發灶。
發作及發作間歇期視/像同步腦電圖監測:帶有攝像機的腦電圖記錄儀, 可長時間記錄腦電圖, 並同進拍下病人的臨床表現, 以幫助確定患者陣發性發作的性 質。 常用來鑒別病人的發作是否是癲癇發作, 同時可用於癲癇發作類型以及發作時放電部位的定位性診斷,
腦電圖:腦電圖是診斷癲癇最常用的一種輔助檢查方法, 腦電圖上出現棘波、尖波、棘-慢複合波等癇性發作波形對癲癇的診斷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同時還可區 分發作的類型, 如局限性發作為局限性的癇性波形, 失神發作可見各導程同步發生暫短的棘-慢波放電, 背景電活動正常。 同時, 24小時動態腦電圖連續掃描能更 進一步獲得腦電圖異常放電的資料。
癲癇病的正確診斷是治癒癲癇病的前提, 因此得了癲癇病之後患者一定要及時接受診斷, 在確診之後則應該馬上接受治療, 只有這樣患者的病情才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控制, 希望大家不要忽視科學診斷癲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