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漏患者會出現反復的流膿症狀, 肛門疼痛和瘙癢感也會很明顯, 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很大, 應儘快治療, 對肛漏的治療一般都會選擇手術治療, 其次中醫辨證治療效果也很好。
一、中醫內治方法
1、濕熱下注肛周經常流膿, 色黃質稠, 肛門脹痛, 局部灼熱, 肛固有潰口, 按之有條索狀通向肛內;口幹口苦, 舌紅, 苔黃膩, 脈弦滑。
辨證分析:濕熱之邪蘊於肛門, 氣血壅滯, 日久不去, 鬱久化熱, 肉腐成膿, 故見肛周流膿, 色黃質稠。 肛門脹痛, 局部灼熱;邪毒旁竄, 則成索狀管道;口幹口苦、舌紅、苔黃膩、脈弦滑皆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
2、陰虛邪戀肛周反復流稀薄膿水不愈, 肛周潰口隱痛, 凹陷, 局部常五條索狀硬物捫及;潮熱盜汗, 心煩口幹;舌紅, 少苔, 脈細數。
辨證分析:肺腎陰虛, 正氣不足, 濕熱之邪蘊於肛門, 留戀不去, 則反復流稀薄膿水;陰虛內熱則見潮熱盜汗, 心煩口幹;舌紅、少苔、脈細數為陰虛火旺之象。
治法:養陰清熱。
方藥:青蒿鱉甲東加減。
二、切除療法
1.適應證低位肛漏。
2.禁忌證瘺管病史少於3個月;瘺管有釀膿現象;有嚴重的肺結核及其他嚴重的全身性疾病者。
3.操作方法取截石位或側臥位常規消毒, 腰俞麻醉或局部浸潤麻醉下, 先在肛門內塞人一塊鹽水紗布, 再用注射器從漏管外口注人1%亞甲藍, 如紗布染有顏色, 則有助於尋找內口。
4.注意事項術前應仔細檢查漏管行走方向, 確定為低位肛漏方可行一次性切除療法。 手術時應仔細探查原發內口, 以免用力過猛, 形成假的內口, 導致手術後漏管復發。 術後每天換藥一次, 讓肉芽組織從基底逐漸生長, 防止橋形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