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淩晨北交一人跳樓身亡, 中午北郵主樓一人跳樓身亡;3月9日晚10點多北科一女生教學樓前不幸身亡;3月12號早9點北外某女生3號樓前墜亡;3月14日人大一男生上吊自殺;5月6日北理工大四女生自縊身亡;5月7日人大一女研究生跳樓身亡·······大學生你腫麼了?這是微博網友總結的近段時間大學生自殺事件, 時間之密集讓我們瞠目結舌,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身處象牙塔的天之驕子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呢?當發現身邊的人有自殺傾向的時候, 我們又該做些什麼來阻止悲劇的發生?帶著無比沉重的心情,
導致大學生自殺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社會心理因素, 如情感受挫、工作壓力大, 抗挫折的能力弱等, 尤其現在的學生有良好的生活環境, 一切都是父母幫助安排好的, 一旦遇到挫折, 就很難面對, 甚至走向歧路。
大學生自殺常見的7種原因:
1、心理障礙。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心理問題, 關鍵看個人如何調節, 如何釋放。 做的好則問題迎刃而解, 反之則會引向極端。 當大學生在生活或學習的過程中, 遇到了困難或挫折 。 有的可以自我調節成功, 但有些則不能, 這些人往往在心理上出現覺得無能力、無希望、無幫助的“三無”心理疾病。 如果此時仍沒人分解其問題,
2、生理疾患。
我們大部分人無生理問題, 但無法避免這種人的存在, 大部分天生的疾患是無法改變和治癒的。 其中有些人頂著別人異樣的眼光, 跨過高考的羈絆, 進入了大學。 但隨著年齡的增加, 自我意識越來越強, 這種壓力會逐漸增大。 他(她)可能就會越來越覺得自卑, 覺得命運的不公平, 既而產生輕生的念頭, 最終釀出悲劇。
3、學習和就業壓力大。
這種現象往往在重點大學出現比較多。 一般情況下, 當某個學生考入重點大學時就會覺得就業前景比較好。
4、情感挫折。
情感挫折是大學生自殺的又一重要原因, 有40%的大學生自殺都是因為戀愛失敗!不管是被遺棄或者是結束一段感情, 不管是責任在對方還是在自己, 他(她)沒有能力收拾好這個殘局, 就是沒有能力處理這種所謂的問題和困難, 大學生這部分比較弱的。
5、經濟壓力、家庭因素。
這兩個方面的影響可以說是相並的。 經濟壓力往往來自於家庭, 當父母所創的家境不好時, 這種壓力無形產生。 家庭因素還包括父母離異造成的家庭創傷,
環境適應不良、媒體誘導和周邊生活環境影響等也是造成大學生自殺不斷增多的原因。 大多自殺者都性格內向, 不善於與外界環境交流、聯繫, 這些信號的覆蓋範圍很小, 也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 所以應加強關注力度。
減少大學生自殺, 應從三方面來下手
每一個生命都來之不易, 在化蝶遠去時, 如果能夠考慮到自己的父母親人, 是不是能夠幡然悔悟?每一個家庭,
一是要重視校園社會生態環境, 建設和諧校園;二是加強一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全面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準;三是加強對大學生中自殺高危人群的監測;四是加強家校溝通, 共同維護學生心理健康;五是重視對學生精神疾病的治療, 著力于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