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一種常見的月經病, 患病後很多都會選擇中藥治療, 並且對病情還有一定的療效。 那麼中醫如何治療痛經呢?不同類型的病情要選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 這樣才能有效的治療病情, 不耽誤治療的時間。
於氣血不足或是脾胃功能不健運, 氣血運行無力, 滯而不暢, 或肝腎臟腑功能虧損所致的精虧血少, 使婦女生理密切關係的沖任二脈失於濡養, 造成痛經。
1、肝腎虧損型:川芎丹參煲雞蛋川芎6克、丹參12克、雞蛋2粒。 將川芎、丹參、雞蛋加水同煮, 雞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 吃蛋飲湯。
2、濕熱蘊熱型:絲瓜紅糖湯老絲瓜250克、紅糖適量。 將絲瓜洗淨切碎, 水煎東加紅糖適量, 趁熱喝湯。
3、氣滯血淤型:益母草煮雞蛋益母草30克、雞蛋2粒。 將益母草、雞蛋加水同煮, 蛋熟後去殼, 再煮片刻, 去藥渣吃蛋飲湯, 每天1次, 連服3至5天。
4、氣血虛弱型:羊肉燉當歸黃芪當歸50克、羊肉500克、黃芪30克, 共燉湯, 食肉喝湯。
愛心提示:在治療痛經的時候一般治法宜祛淤止痛, 在月經前3至5天, 氣滯者行氣活血止痛, 寒凝者溫經散寒止痛, 濕熱者清熱除濕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