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中醫治療蕁麻疹方法有哪些

蕁麻疹比較常見, 治療起來也不算太難, 但是比較麻煩的是慢性蕁麻疹, 很容易復發, 因此治療慢性蕁麻疹多會選擇中醫療法, 因為中醫可以根據每個患者的實際情況, 選擇對應的政策, 因為蕁麻疹的發病原因也會由於個體差異有所不同。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系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皮膚粘膜血管反應性疾病。 表現為時隱時現的、邊緣清楚的、紅色或白色的瘙癢性風團, 中醫稱“癮疹”, 俗稱“風疹塊”。

中醫治療蕁麻疹方法:

風熱型, 多見於急性蕁麻疹。 辨證為風熱襲表, 肺衛失宣, 治以辛涼透表,

宣肺清熱, 方以“荊防方”加減。

荊防方:

【藥物組成】荊芥穗2錢, 防風2錢, 僵蠶2錢, 金銀花4錢, 牛蒡子3錢, 丹皮3錢, 紫背浮萍2錢, 幹地黃3錢, 薄荷1錢半, 黃芩3錢, 蟬蛻1錢半, 生甘草2錢

【方劑功效】疏風解表, 清熱止癢。

風寒型, 多見於寒冷性蕁麻疹。 辨證為風寒束表, 肺衛失宣, 治以辛溫解表, 宣肺散寒, 方以“麻黃方”加減。

麻黃方:

【處方】麻黃3克, 乾薑皮3克, 浮萍3克, 杏仁4.5克, 白蘚皮15克, 丹參15克, 陳皮9克, 丹皮9克, 僵蠶9克

【功能主治】辛開腠理, 和血止癢。 主氣血不足, 衛外失固, 腠理不密, 玄府失固, 風邪內侵, 肌膚失養。

血虛受風型, 多見於慢性蕁麻疹。 辨證為陰血不足, 風邪束表, 治以滋陰養血, 疏散風邪, 方以當歸飲子加減;

脾肺兩虛, 風寒束表型, 多見於慢性蕁麻疹。 辨證為脾肺兩虛,

衛氣不固, 治以健脾益肺, 益氣固表, 方以玉屏風散合多皮飲加減。

中醫治療蕁麻疹這個過程需要按照療程, 週期也比較長, 這對於害怕吃中藥的患者著實是有些困難。 但是為了早日康復, 患者還是需要按照醫生的叮囑及時服藥。 另外蕁麻疹病人還可以從平常的飲食習慣上加以調節來治療蕁麻疹, 以免造成困擾。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