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腦癱各型的影像學特點

CT和MRI檢查對小兒腦癱的診斷有重大意義。 它可發現腦部的具體損害及其程度。 不同類型的腦癱患者有著不同影像學表現特點。

手足徐動型

本型患兒影像學多無異常, 在手足徐動型患兒中普通CT及常規MRI影像出現改變者不足30﹪。

痙攣型

痙攣型雙癱者多為未成熟兒, 絕大部分可見到對稱性側腦室擴大、腦室不整及腦室周圍白質密度不均或範圍縮小、軟化, 特別是腦室三角區周圍的改變常有診斷意義。

痙攣型偏癱者易發現病灶, CT上偏癱對側的腦出現側腦室擴大或局部低密度影或大面積梗塞灶。

由於病因的不同, 其表現形式及病變大小亦有所不同。 小的只有內囊區及室旁區有低密度影, 大的可出現腦穿通畸形。

混合型

混合型腦癱患者常在側腦室擴大的基礎上伴有第3腦室的擴大。

失調型

失調型患者小腦可見到低密度區, 小腦萎縮, 特別是蚓部的萎縮, 或伴有第4腦室的擴大。 觀察小腦的病變以MRI影像效果最佳。 特別是矢狀面影像對瞭解小腦及腦幹的發育有著重要意義。

臨床表現為張力低下者, 如CT出現側腦室擴大, 則預示著將來發展成痙攣型的可能性比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 影像學表現與臨床表現並不總是平行的。 有的患者影像改變很重, 但症狀卻很輕。 有的患者影像學改變不明顯, 而臨床表現很重。 這是由於其損害部位功能不同所致。

因此不能單憑影像學來判斷腦癱的輕重和預後。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