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父母應從5大方面入手

孩子為什麼總喜歡跟父母反著幹, 不聽話呢?父母的嘮叨、謾駡、發洩……只是給予了孩子一些垃圾資訊, 只讓孩子知道他“做錯了”但是對於孩子真正想知道的資訊, 如“錯在什麼地方?”“怎麼樣才能加以改進?”“到底我該做什麼?”卻一點兒也搜索不到。 久之, 孩子學會了捱時辰——知道家長發洩好之後, 一切該幹嘛還幹嘛;久之, 孩子對家長的教誨學會了一耳進一耳出;久之, 孩子養成了師長一開口, 就分心的“不聽話”不良習慣。

父母無視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智慧特點, 一味要求孩子追高, 如考試要第一, 處處不能落後與人,

結果, 孩子無數次的努力換來無數次失敗的體驗, 最後喪失了自信心, 變得消極、自卑, 養成家長要求什麼, 馬上就放棄不良習慣。

父母沒有顧及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內心需求, 往往採取不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早教”、“強教”, 讓孩子望而生畏。 如成龍教子, 看到朗朗就要房祖名彈琴, 結果孩子偏偏去唱歌;看到周傑倫就要房祖名唱歌, 結果孩子偏偏去跳舞;……比如, 對於孩子的行為訓練, 家長內心總是幻想著自己一說, 孩子馬上就照做, 而且結果還要使自己深感滿意。 事實上, 很多訓練一是需要家長榜樣示範、帶動學習的, 二是需要不斷順勢引導、方法, 三是需要時間來適應和加強的。

做了沒有好結果。 孩子自小就喜歡聽從長輩的教導,

經過肯定和鼓勵而加強自己的行為, 從而學會做事和思考, 直至最終形成自己的固有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 很多孩子在家裡受慣了寵愛、聽慣了好話, 結果一到學校, 沒有得到相同的禮遇——受到肯定或表揚, 甚至還要得到批評。 結果, 孩子覺得聽家長的話讓自己吃虧了, 便不再聽家長的話了。 如, 家長表揚孩子聰明, 到學校老師沒有認可;家裡處處自主、給予自由和放縱, 在學校因為橫行霸道而不受歡迎;家裡隨便插嘴、說話, 到學校因為插嘴而被視為沒有禮貌。

開始學會獨立思考、開始嘗試著學習選擇。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知識的豐富, 閱歷的增加, 孩子越來越多的開始學會觀察、思考和反省。 特別是當孩子到小學高年級之後,

對於家長的話會不自覺地進行“再加工”, 進行重新認定和選用。 當遇到家長說話與自己的想法相左的時候, 孩子通常會採取這樣的思考方式, 即“二難—權衡—抉擇”。 其中二難是常常遇到的問題, 權衡是一種智慧, 抉擇是一種策略。

要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父母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平等溝通

許多時候, 父母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場分析孩子叛逆的原因。

許多父母總覺得自己是對的, 孩子應該聽父母的。 但是, 孩子的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方式上, 所以父母應該放下架子, 耐心聽一聽孩子的想法, 從感情上、具體事件上與孩子達成一致, 做一些適當的讓步。

(2) 以身作則

有些父母對孩子要求嚴格, 但自身行為卻很隨便,

孩子覺得, 當父母的自身都沒有做到, 憑什麼要求自己去做?因此不聽管教。 所以, 做父母的應該以身作則。

身教勝於言傳, 一旦父母行得端、做得正, 孩子會受到父母的影響, 自然而然地聽父母的教導。

(3)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當孩子因為興趣影響學習成績時, 父母大多會粗暴地制止, 但往往適得其反。 要是父母先不動聲色地觀察孩子的興趣, 瞭解情況, 譬如和孩子一起議論他心理崇拜的偶像等, 然後再作適當的提醒, 做到有的放矢, 當利害關係一目了然的時候, 孩子也就能夠接受勸告了。

其實每個孩子都願意和父母融洽相處, 都想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4) 藝術地批評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犯錯誤就一味地批評,

這樣就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而使其產生逆反心理。 要是父母先對孩子的有點給予肯定和表揚, 再指出不足的錯誤之處, 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滿足就樂意接受。

(5) 循循善誘

有些問題, 如早戀, 父母應對孩子進行有情、有理、有據的說服、勸導, 尊重孩子的感情和人格, 讓孩子去思考問題。 同時, 用具體事例感變孩子幼稚的理想化思維, 用自己的冷靜、理智換取孩子明智的選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