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齶中線兩側、齒齦邊緣出現了一些黃白色小點, 很像是長出來的牙齒, 這就是俗稱的“馬牙”。 馬牙不是病, 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 不會對寶寶成長發育造成大的影響, 一般會在寶寶出生後的幾個月內消失。 那麼它可以做什麼檢查呢?
1、臨床體格檢查:
患兒牙齦部可見白色的粒狀分泌物, 表面無破潰, 周圍無紅腫, 用面前輕拭無法擦洗。 強用力擦洗後可造成皮下黏膜的出血。
2、局部組織檢查:
將白色的米粒樣分泌物活檢細胞學檢查, 可見上皮樣細胞堆積, 無中性粒細胞以及淋巴細胞的浸潤, 故說明本病和感染並無任何關係。
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 應與鵝口瘡相鑒別。 鵝口瘡是由於白色念珠菌感染造成的皮膚損害, 通常在牙齦周圍形成百年的斑片狀白膜附著, 用棉簽可輕輕剝去, 剝去白色黏膜後, 基底部充血明顯, 病理學檢查可見真菌孢子以及菌絲。 故根據臨床特點以及病理學檢查可進行區分。
有些人不知道“馬牙”的來歷, 以為是一種病, 拿針去挑, 或用布去擦, 這都是很危險的, 因為嬰兒口腔粘膜非常薄嫩, 粘膜下血管豐富, 而嬰兒本身的抵抗力很弱, 針挑和布擦損傷了口腔粘膜。 所以各位父母必須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