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防老年人骨折, 必須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1、老年人首先要預防或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 在日常飲食中, 老年人應該多吃些富含鈣質的食物, 如蝦皮、豆製品、芝麻、牛奶等。 特別是牛奶, 含鈣量比較高。 人們若堅持每天喝一杯牛奶, 效果將優於單純補鈣。 另外, 老年人還應經常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 冬季鍛煉時最好能與“日光浴”結合起來, 如到戶外散步, 同時接受陽光的照射。 這樣可促使人體內合成更多的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的吸收。 老年人還要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如吸煙、過量飲酒、少動多坐及嗜好低鈣飲食等,
2、老年人要防止外傷的發生。 臨床資料表明, 跌跤是很多老年人發生骨折最直接的原因。 而老年人跌跤並非都發生在冰天雪地的室外。 恰恰相反, 大多數老年人冬季都在室內活動, 因此跌跤也多半發生在室內。 所以, 老年人要特別注意“室內防摔”。 要防止老年人在室內跌跤應做到以下六點:①老年人居室的溫度應保持在18℃左右。 這樣可使老年人減少穿衣, 活動輕便;②居室裡物品的擺放, 要以不妨礙老年人行走為原則;③居室裡桌椅等傢俱應穩固, 不能搖擺晃動;④居室裡的地板和鞋子要防滑。 老年人最好不要穿拖鞋;⑤樓梯、過道、衛生間的照明要充足,
二、如何判斷老年人是否發生了骨折
1、詢問老年人有無外傷史。 若懷疑老年人發生骨折時, 家屬應詢問其近日有無滑倒或跌傷的情況。 如果有, 一定要倍加小心。 因為, 有時老年人所受的外傷雖然非常輕微, 卻往往會導致嚴重的骨折。 如老年人從33釐米高的床上跌落就可能導致其髖部骨折;如老年人在樓梯上滑倒, 臀部著地也可能發生腰椎骨折等。
2、觀察局部症狀。 局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是骨折最常見的表現。 病人在受傷的當時其疼痛、腫脹的症狀可能較輕, 甚至可以忍痛進行日常活動。 但一般患者在骨折2-3天后其症狀才開始明顯,
3、看受傷後身體有無畸形。 如果老人跌跤後身體出現畸形, 一般可以直接肯定有骨折的存在。 但若受傷的程度相對輕微, 有時畸形並不明顯, 因此有時也會漏診。 老年人常見的髖部骨折有時表現為腳部外翻或肢體的縮短;前臂骨折常使其腕部呈“餐叉樣”畸形(從側面看)。
三、老年人發生骨折後該如何處理
1、老年人一旦發生骨折, 病人和家屬首先不要驚慌。 如果患者沒有大出血、沒有心腦血管疾病, 一般不會危及生命, 但須做緊急處理。
2、不要隨意牽拉骨折部位, 以防止損傷血管和神經。
3、應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者的骨折部位。 家屬可把兩塊木板墊上棉布或軟毛巾用繃帶或軟繩對患處加以固定。
4、應及時將病人送往醫院診治, 中途要注意局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