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中樞有兩個:
??一個叫語言運動中樞, 位於主側半球的額下回後部。 這個中樞支配著人的說話, 如果這個中樞損傷, 會使患者喪失說話能力, 不會說話。 但能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 常用手勢或點頭來回答問題。 根據病變的範圍, 可表現為完全性不能說話, 稱完全性失語。 或只能講單字、單詞, 說話不流利, 稱為不完全性失語。 這種情況叫做運動性失語。
另一個叫語言感覺中樞, 位於主側半球顳上回後部。 此中樞可以使人能夠領悟別人說話的意思。 如果這個中樞受損, 則引起患者聽不懂別人說話的內容,
在臨床上常會遇到有些腦血管病人, 雖然都是同側偏癱, 但有的失語, 有的卻不失語, 這是什麼原因呢?這主要是語言中樞部位不同。 醫學上有個規律, 習慣用右手寫字、拿東西的人叫右利手, 其語言中樞在左側大腦半球, 常常把其左側大腦半球稱為主側半球(優勢半球), 如果其左側半球受損, 就會發生右側偏癱和失語。
相反, 如果習慣用左手, 叫做左利手, 語言中樞在右側大腦半球, 我們稱其右側大腦半球為主側半球。 若其右側半球受損, 左側肢體會發生偏癱和失語。 當“右利手”的人, 發生左側偏癱時,
在腦血管病中, 最常用的是運動性失語, 其次是感覺性失語。 如果兩者並存者叫做混合性失語。 這種病人自己不會說話, 也不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 它是病變損及優勢半球的額葉、顳葉所致。 除上述情況, 還有一種失語, 叫做“命名性失語”。
其特點:病人理解物品的性質和用途, 就是叫不出名字。 如指著牙刷問病人“這是什麼東西”?他會答“刷牙用的”。 拿著茶缸問病人“這叫什麼名字”?他說“喝水用的”。 病人心裡明白, 就是叫不出名字, 所以, 叫命名性失語。
命名性失語的中樞, 在優勢半球顳葉後部和頂葉上部, 當這個部位受損時, 就會發生上述情況的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