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子宮肌瘤的7大臨床表現

子宮肌瘤, 多發生於35~50歲。 子宮肌瘤常為多發性, 並且以上不同類型肌瘤可同時發生在同一子宮上, 稱為多發性子宮肌瘤, 35歲以上婦女約20%發生多發性子宮肌瘤, 但多數患者因肌瘤小、無症狀, 而未能發現, 臨床上報告肌瘤發生率僅在4~11%之間。 據瞭解, 子宮肌瘤的症狀及輕重主要取決於肌瘤的部位、大小、數目及併發症。 有的肌瘤小, 生長緩慢, 無症狀終生未被發現。 以下就是專家對於子宮肌瘤的7大臨床表現的介紹:

1、月經改變: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 漿膜下肌瘤、肌壁間小肌瘤常無明顯月經改變。

2、白帶增多:肌壁間肌瘤使宮腔內膜面積增大、腺體分泌增多、盆腔充血,

致白帶增多。

3、腹部腫塊:隨著肌瘤長大, 病人于下腹正中可捫及塊狀物, 尤其是膀胱充盈將子宮推向上方時更容易捫及。

4、腹痛、腰酸、下腹墜脹:病人通常無腹痛, 當肌瘤壓迫盆腔器官、神經、血管時, 可使盆腔淤血, 出現腰酸、下腹墜脹, 月經期加重。

5、不孕或流產:子宮肌瘤壓迫輸卵管使之扭曲或致宮腔變形, 影響精子運行礙受精卵著床, 造成不孕或流產。

6、貧血:長期月經量過多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貧血。

7、壓迫症狀:肌瘤增大時可壓迫鄰近器官, 出現相應器官受壓的各種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