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 對於股骨頭壞死沒有特效的藥物和治療方法, 一旦發生, 所有的治療目的都是挽救受損關節的功能, 延緩病情發展, 延長關節的使用壽命。
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效果與病情輕重、發現早晚、病程分期有很大關係, 病變發現越早, 病情越輕, 治療效果就越好。 確診股骨頭壞死後, 應按分期不同採取相應的治療。
保守治療。
①避免負重:可先依靠手杖、腋杖等支具, 嚴格限制負重, 可使缺血組織恢復血液供應, 並免受壓力作用, 以控制病變發展, 預防塌陷, 促使缺血壞死的股骨頭自行癒合。 但一般認為, 限制負重並不能挽救股骨頭壞死的病情發展,
②電、磁刺激:有成骨作用, 能促進骨折癒合。 電、磁刺激可作為骨壞死的獨立治療方法, 目前多用於手術的輔助治療
③手術治療。
④保留股骨頭的治療, 適用於早期股骨頭壞死。
⑤鑽孔減壓:可降低骨內壓, 促進靜脈回流, 解除滋養血管痙攣, 使新生血管能順骨孔長入缺血區。 主要用於早期無關節面塌陷的病人, 是治療骨壞死最簡單的手術方法。
⑥植骨術:因植骨前需先鑽孔, 故又稱鑽孔減壓植骨術。 既有鑽孔減壓, 植骨提供機械支撐, 又有帶肌蒂骨移植增加股骨頭的血供。
⑦截骨術:通過改變股骨頭與股骨幹間的對應位置關係, 達到增加股骨頭的負重面積, 減少股骨頭所受壓力, 將股骨頭壞死病灶移出負重區, 從而減少局部承受的應力;同時, 截骨術使髓腔開放, 可降低骨內壓, 改善股骨頭的血循環。
人工關節置換:應用於關節面塌陷的股骨頭壞死病人, 根據患者年齡、壞死區大小以及患者的活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