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鉀血症是臨床上常見的內科疾病, 嚴重的低血鉀症可能會出現很多併發症, 甚至危及生命。 低鉀血症的誘發原因有很多, 主要是平時飲食不當, 從而導致鉀的攝入減少。 所以一定要注意鉀的攝入。
1.鉀攝入減少(30%):
一般飲食含鉀都比較豐富, 故只要能正常進食, 機體就不致缺鉀, 消化道梗阻, 昏迷, 手術後較長時間禁食的患者, 不能進食, 如果給這些患者靜脈內輸入營養時沒有同時補鉀或補鉀不夠, 就可導致缺鉀和低鉀血症, 然而, 如果攝入不足是唯一原因, 則在一定時間內缺鉀程度可以因為腎的保鉀功能而不十分嚴重,
2.經胃腸道失鉀:
這是小兒失鉀最重要的原因, 常見於嚴重腹瀉嘔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喪失的患者, 腹瀉時糞便中K+的濃度可達30~50mmol/L, 此時隨糞丟失的鉀可比正常時多10~20倍, 糞鉀含量之所以增多, 一方面是因為腹瀉而使鉀在小腸的吸收減少, 另一方面是由於腹瀉所致的血容量減少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 而醛固酮不僅可使尿鉀排出增多, 也可使結腸分泌鉀的作用加強, 由於胃液含鉀量只有5~10mmol/L, 故劇烈嘔吐時, 胃液的喪失並非失鉀的主要原因, 而大量的鉀是經腎隨尿喪失的, 因為嘔吐所引起的代謝性堿中毒可使腎排鉀增多,
3.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20%):
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時, 可發生低鉀血症, 但在機體的含鉀總量並不因而減少。
①低鉀性週期性麻痹:發作時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 是一種家族性疾病。
②堿中毒:細胞內H+移至細胞外以起代償作用, 同時細胞外K+進入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