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瞭解了孩子頂嘴的內外因, 家長就不會過度擔憂, 也會找到更好的應對辦法。 當然、很好的改善需要一家人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正如我在上一篇博文《孩子頂嘴為哪般》中所述:孩子頂嘴一般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第一、孩子發育過程中“第一逆反期”的自然表現;第二、家庭不良溝通模式潛移默化的結果;第三,
對此, 正確的應對孩子頂嘴需要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出發, 不能主觀上強化這種現象。
首要一點:切忌與孩子較勁, 不能因為大人的面子害了孩子一輩子!
因為, 從人的心理行為反應模式上看, 在孩子已經逆反時一味的管教會適得其反, 強化孩子頂嘴的行為;好的方法是及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最好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歡的遊戲。 說白了就是“爸爸媽媽要學會看孩子臉色行事”!等小大人玩高興了, 巧妙的把需要他完成的任務編排到下一節遊戲的程式當中,
其次, 在家庭中培養良好的溝通模式, 是治標治本的良策!
如果大家留意就會發現:在人際溝通模式上孩子會表現出很大的個體差異, 這是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必然的因果表現, 而孩子的個體差異孩子的個性特徵有兩大成因, 一是基因遺傳, 這是客觀因素, 我們無法改變什麼;二是家庭互動模式構成的成長環境, 或者可以理解為親子關係, 這也是我們最能做工作的領域。 也就是說家庭的互動模式是一致的、健康和諧的, 孩子頂嘴的現象就會少一點, 他就會習得和諧的溝通方式。 相反,
第三, 要瞭解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特點, 學習一些溝通技巧。
學齡前的孩子對外部世界充滿著好奇心!非常渴望大人的關注。 很多孩子習慣了和大人頂嘴的內在動力是心理獲益後的行為強化。 通俗的講就是孩子偶爾模仿大人發頂嘴後發現, 覺得這個東西種方式能夠刺激到大人做出更強烈的反應, 他在心理上就有這樣的體驗:“哎, 這個好玩!我這麼說話我媽媽爸爸反應更強烈, 對我關注更強”!孩子心理上有成就感會促進他這個東西一下子時常採用這種方式。
孩子不容易接受否定資訊, 而大人阻止孩子的方法有常常習慣了用“否定命令句式”,
“愛”只有當它純自然, 純無私的時候才最有力量。 加了過多的條件和太多的期望的時候, 這種這個愛往往就會產生負面的效果。 這正是很多家長心裡很困惑的一種現象:“為什麼我們那麼愛自己的孩子, 孩子卻不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