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吃什麼養胃?健脾胃得按體質

不是專業醫生, 怎麼知道自己是胃寒還是胃熱, 陰虛還是陽虛呢?留意日常生活細節, 其實可以粗略分辨。

平時怕冷、口淡不想喝水、冬天四肢冰涼、胃口不好、常感疲倦無力的, 多數為脾胃虛寒之人;

而經常口幹、口苦、大便乾燥或排便粘滯不暢、脾氣暴躁的, 多為胃熱之人。

另外, 胃泛酸水時伴有灼熱感, 一般為胃熱, 而胃寒的人泛酸通常是泛出清水。

胃病主要分三類

依照中醫的分類方法, 胃病主要有三大類:

1.脾胃虛寒造成的胃病、胃腸濕熱造成的胃病和精神因素造成的胃病。 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治療和日常保養方法。

脾胃虛寒的人, 應該採用暖胃的方法, 日常做菜時可以多用胡椒、生薑, 溫補暖胃的羊肉當歸湯是很不錯的適時補品。

2.胃腸濕熱的人, 應留意清除胃腸濕熱, 日常飲食應以清淡為主, 羊肉不宜多吃, 性熱壯陽的狗肉更應盡可能不吃。

3.精神因素造成的胃病, 通常是因為肝氣鬱結、氣機不暢, 所以平常適當運動與休息, 舒緩情緒很有幫助。 當然, 這只是一般規律性的總結, 臨床並不是如此簡單, 也有虛實夾雜或本虛夾雜等。

人體受到寒冷刺激後, 胃酸分泌增加, 胃腸易發生痙攣性收縮, 胃病高發是規律。 還有一部分人沒有胃病, 但天氣一冷, 特別容易出現反胃、腹瀉、胃痛、唾液分泌多的情況, 仿佛胃也受涼了, 該怎麼辦呢?

調理脾胃還得按照體質來

脾虛濕熱型:這類人常臉色萎黃, 沒有精神, 腹脹、沒胃口, 大便爛或便秘, 四肢困重, 應以健脾祛濕為主。 可吃土茯苓生地煲龜、淮山粥、淮山蓮子粥、赤小豆排骨湯。

胃陰虧損型:這類人常常感覺到餓, 但是吃的時候又覺得吃不下, 或吃一點就覺得肚子脹。 可吃蟲草石斛燉瘦肉、沙參麥冬煲瘦肉, 有益氣養陰的功效。

另外, 冬季進補前調理脾胃還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淮山、雲苓、芡實、沙參、麥冬、百合以及時令的蔬菜, 如果濕熱重, 可以多吃一些紅白蘿蔔、西洋菜等。

腸胃不好如何養腸胃?

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這個季節要特別注意飲食, 因為此時很多人容易舊病復發。 秋冬季節,

普通人群養腸胃, 胃腸疾病患者防疾病復發都比較適宜喝粥。 早餐可以喝一些糙米、小米等的雜糧粥。

有慢性腹瀉腹脹的人:可多吃淮山、蓮子、芡實等, 喝蓮藕排骨湯也不錯, 因為蓮藕有健脾止泄的功效。 習慣性便秘者:可吃麥冬玉竹粥, 還可用冷開水泡蜂蜜糖水飲用。

消化道潰瘍者:現在是消化道出血的高發季節, 不可以吃太幹太硬的食物, 不要吃煎炸的食物, 忌酗酒, 否則容易誘發消化道出血。 番薯、芋頭、糖水等甜食, 還有辣的、酸的食物都不能吃, 少吃米粉、腸粉, 因為它們屬酸性, 可以多吃粥、面、軟飯等。 另外, 晚上睡覺前一杯溫牛奶, 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另外, 要預防胃腸疾病復發, 喝點猴頭菇煲湯、茶樹菇雞湯, 花膠(魚肚)燉雞最為不錯,

花膠就是魚肚, 屬於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有滋陰固腎的作用, 最適合消化道潰瘍者。 其中, 花膠可用新鮮的也可以用幹的。 幹的用涼水泡一夜, 切成小條, 出水後與雞塊、瑤柱、薑絲一起隔水燉2個小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