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屬於常見的一種現象, 很多人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也都會導致心律失常的出現。 那麼, 哪些方式可以説明我們更快的確定是否患有心律失常呢?我們一起從下面的文章中瞭解下心律失常的診斷標準有哪些吧。
1、心電圖檢查這是最為常見的心律失常的診斷標準。 一些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房顫、心動過緩或過速等都可以通過心電圖來診斷。
2、動態心電圖, 即長時間心電圖記錄。 就是用一種小型可擕式記錄器連續記錄患者24小時心電圖情況, 患者吃飯、睡覺、上班都帶著。 它能瞭解心律失常發作與日常活動的關係、晝夜特點等。
3、食管心電圖左心房後壁毗鄰食道, 食道電極的位置就在左心房的水準, 因此在食道內插入特殊的電極, 可以記錄到清晰的心房電位, 有助於某些特殊類型心律失常的診斷。
4、臨床心電生理檢查, ,屬於有創檢查, 就是將幾根多電極導管經靜脈或動脈插入, 放置在心腔內不同部位記錄電活動。 心律失常患者接受這項檢查多是基於以下三個目的:確診心律失常及其類型, 瞭解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與發生機制;識別與治療某些心動過速;判斷預後。
以上所講述的就是心律失常的診斷標準具體的講述, 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瞭解到這方面的心律失常的知識。
詳情可登錄心律失常疾病專題 或向專家免費進行諮詢, 屆時專家將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出詳細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