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糖尿病足的病因
三、糖尿病足的護理
糖尿病足的症狀
1、隱形期階段
這個時期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狀主要是肢端供血不足,同時患者的局部皮膚浮腫,患者的足部出現麻木、遲鈍的感覺,同時伴隨有疼痛的發生,尤其是夜間,疼痛會更加明顯。
2、初期階段
處於初期階段的糖尿病足患者足底以及足背開始出現水泡以及血泡,經常會出現燙傷、凍傷、雞眼等症狀,同時足部可能常發生淺表損傷以及潰瘍。
3、中期階段
中期階段的糖尿病足就會出現反復的感染,同時感染的程度進一步加深,這時候已經損傷到患者的皮下組織,同時形成組織炎症,如果不及時的控制,這種感染就會沿著患者的肌間隙蔓延 ,導致傷口感染的加重。
4、重度階段
這個階段的糖尿病足患者症狀表現主要是深部感染,同時膿性分泌物以及壞死組織增多,最後導致深層次的直至炎症形成大膿腔,周圍出現大面積的損壞組織,骨與關節受到破壞,足趾和腳指出現壞死。
糖尿病足的病因
1、潰瘍
糖尿病患者的很多足部併發症起自感覺性神經病變及輕度的自主與運動神經病變。 其中感覺神經病變合併過高的機械應力,是引起足部潰瘍和感染的主要始動因素。 炎症與組織損害是一定程度的反復應力作用於一個特定的失去感覺的區域的結果。
2、感染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導致皮膚軟組織破壞,造成外源細菌侵入。 化學趨向性改變導致白細胞反應效率低下。 此外,高血糖、氧分壓降低和營養不良等可共同引發組織水腫、酸積聚、高滲和低效無氧代謝。 此類環境適合細菌生長,並阻礙了白細胞的功能。 此外,血管疾病可造成抗生素運輸受限,進一步造成細菌清除效率降低,導致局部軟組織感染,甚至骨髓炎的形成。
3、Charcot關節病
為漸進性的負重關節破壞性病變。 神經創傷學說認為,失去痛覺和本體感覺後足部遭受反復的機械損傷或是單發的創傷會導致Charcot關節病變;神經血管學說認為,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發的病變區域血供增加導致骨骼吸收和強度減弱,進而,反復的創傷造成骨破壞與不穩定。
4、足趾畸形
運動神經病變導致足內在肌的攣縮,造成典型的爪狀趾畸形。
糖尿病足的護理
1、注意足部保暖,保證足部血液迴圈,避免腳長期暴露於寒冷或潮濕環境。
2、每天晚上睡前應用溫熱水泡洗雙腳,並檢查足部及趾間皮膚,看看是否有擦傷及破損。
3、鞋襪要柔軟合適,不宜過緊、過硬,也不宜遠距離步行,以免足部磨損。
4、有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者,應定期定期到醫院進行下肢及足部檢查,對下肢併發症進行早期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5、糖尿病患者保護足部,糖尿病患者要積極治療雙足胼胝、雞眼等,要保持鞋襪清潔寬鬆、柔軟合腳、透氣要良好,糖尿病患者保護足部不宜赤腳行走,以免給腳部紮上傷口。
6、進行適當的運動,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運動量如散步、快步走、原地踏步、提腳跟腳尖運動、彎膝下蹲運動、甩腿運動等,每天堅持40分鐘左右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