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根據皮肌炎患者的臨床表現, 可將其辨證分型為毒熱型、寒濕型、氣血兩虧型等, 根據患者的分型給予相應的治療, 可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如毒熱型治宜清營解毒, 活血止疼;寒濕型治宜:溫經散寒, 活血通絡。
毒熱型皮肌炎
主症:病情急性發作, 皮損呈紫紅色水腫樣, 常伴有發熱, 肌肉疼痛無力。 胸悶食少, 舌質紅絳, 舌苔黃厚, 脈數。
治宜:清營解毒, 活血止疼。
方藥:解毒清營湯合普濟消毒飲加減。 配方為生玳瑁、雙花炭、連翹、生地炭、丹皮、赤芍、川連、白茅根、生薏米、赤苓皮、元胡、川楝子。
加減:毒熱重者加人工牛黃;高熱者加羚羊角粉或犀角粉;關節痛重時加雞血藤、秦艽;氣虛者加黃芪、白術、茯苓;水腫重時加車前子、澤瀉。
寒濕型皮肌炎
主症:患者後期皮損呈暗紅色腫脹, 全身肌肉疼痛, 酸軟無力, 畏寒肢冷, 疲乏氣短。 舌淡, 苔薄白, 脈沉緩或沉細。
治宜:溫經散寒, 活血通絡。
方藥:溫經通絡東加減。 配方為黃芪、黨參、白術、山藥、茯苓、丹參、雞血藤、鬼箭羽、烏蛇、秦艽、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