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面肌痙攣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面肌痙攣, 又稱面肌抽搐, 主要表現為面神經支配肌肉的發作性、非隨意性抽搐, 最常累及眼瞼(眼皮跳), 也可累及面頰、口角肌肉, 發作嚴重時患側眼裂縮小, 口角受牽拉歪斜, 那麼, 面肌痙攣的治療方法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看下文的相關介紹吧。

1. 藥物

常用卡馬西平、氯硝西泮、巴氯芬、鎮靜藥,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療效不佳。

2.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注射只能獲得短期療效, 一般3~6個月復發, 需反復注射, 部分患者反復注射後效果逐漸減退, 並可出現眼瞼下垂、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等症狀。

3.微血管減壓術

微血管減壓術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治療原發性面肌痙攣的首選方法,

術後有效率達百分九十八左右, 復發率百分之五左右。 手術在顯微鏡下進行, 只需在乳突後做一直徑約2.5~3cm的小骨窗, 找到壓迫面神經的血管後, 將相關血管與神經分開, 並在兩者間墊入適當的材料即可。 手術的安全係數較高, 絕大多數患者術後可以恢復如正常人, 但很少數的患者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面癱、耳鳴、聽力減退、感染、出血等併發症, 死亡率很低或接近於零, 約在百分之零點五以下。

綜上所述, 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是目前能夠根治原發性面肌痙攣的唯一方法, 療效好, 安全係數高, 絕大多數患者可獲得治癒。 但是對於有嚴重的心、肝、肺、腎等器質性疾病或有其他手術禁忌症的患者還是建議採用肉毒素注射療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