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年黃斑變性的類型

老年性黃斑變性亦稱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或衰老性黃斑變性。 大多始發於50歲上下, 年齡越大, 患病率越高。 發病與性別、種族無明顯關係。 雙眼同時或先後受害。 因臨床表現不同, 分成萎縮性與滲出性兩型, 前者比較多見, 後者則僅為前者的1/10~15。 老年性黃斑變性分為幹性和濕性兩種。

非新生血管性AMD(幹性的)約占80%-85%, 在眼底可見玻璃膜疣, 也可逐步引起黃斑區變薄, 從而使功能受到一定的影響。 最常見的症狀為輕度視力模糊。 一般情況下, 幹性老年性黃斑變性多發生於50歲以上, 視力常為緩慢下降或視物變形。

幹性老年性黃斑變性, 其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吞噬能力下降, 脈絡膜和視網膜之間堆積了很多垃圾, 營養的輸送和廢物的排出出現障礙。 這樣視網膜就會被提高, 看物時就會出現歪曲。 幹性AMD通常進展緩慢, 但是可能發展為更為嚴重的濕性AMD。

新生血管性AMD(濕性的)約占15%-20%, 多發生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 常為一眼突然發生視力障礙, 另一眼正常或處於病變早期, 幾年後也發生同樣病變。 隨著病程的進展, 嚴重者可導致失明。

它造成視力損害的原因主要是異常的新生血管在黃斑部的視網膜下生長, 稱為脈絡膜新生血管(CNV), 引起視網膜出血、水腫及視網膜組織的破壞, 最終導致疤痕形成, 從而視力喪失。

幹性相比, 濕性AMD進展得更為迅速,

而且導致更嚴重的中心視力喪失。 濕性老年性黃斑變性的脈絡膜血管異常增生, 這些新生血管是相當不健康的, 它們突破玻璃膜, 進入視網膜下面, 這種不健康新生血管相當容易破裂出血, 出血以後形成的疤痕是老年性黃斑變性終末期的改變, 到這一時期都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治療。 因此如果您察覺到您的視覺有改變時, 請立即去醫院就診, 以便早期發現病變, 從而得到及時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